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红旗渠:精神之渠驰而不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3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92
内容摘要: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境况,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10万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

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境况,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10万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打通211条隧道,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500公里的“生命之河”——红旗渠。在那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并随着时代发展淬火升华、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区的林州市,曾经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就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世世代代的林州人民都在想水、盼水、找水。“掘地尽石,凿井无泉。”《林县志》上的短短8个字道出了林州人民的艰辛。

1960年2月11日,林州人民扛起工具、背上铺盖和干粮,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太行山,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

就这样,在异常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林州人民奋战于太行山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之中,他们以“牺牲自己、造福后人”的奉献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终于建成了长1525.6公里的“人工天河”。

自此,林州人民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6.7万人吃水问题得到了解决,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有了水,林州的粮食产量由通水前的亩产几十公斤大幅增加;有了水,林州人民开始种植水稻,“糠菜半年粮”的历史一去不返;有了水,林州的荒山披绿,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立体绿色景象。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哺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为林州建筑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孕育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建筑队伍占领市场、树立形象、赢得声誉的不竭动力。

据统计,通过修建红旗渠,林州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培养工程师27名,其中国家干部15名,农民工程师12名;培养技术员560名,石匠3.3万名,铁匠110名,木匠200名;700人学会了烧石灰,320人学会了造炸药,110人学会了造水泥,810人学会了钻炮眼、搞爆破。

目前,林州60%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居民银行存款余额的60%得益于建筑业,建筑业名副其实成为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林州市建筑企业总量突破1100家、有20多万建筑工人。2020年,林州市共完成建安产值1500亿元,完成税收30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8.8%,在稳金融、稳预期和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红旗渠:精神之渠驰而不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330/8044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