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万物,大地回春。暖阳高照下的莫河驼场礼堂愈显庄严肃穆。礼堂内,一辆充满年代感的胶轮大车安静地停放在入口处,斑驳的身影似乎是在讲述莫河老前辈的那段过往。
作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莫河驼场(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的简称)记录和凝聚着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
“60多年前,第一代驼工运粮援藏、修筑进藏的第一条公路、勘探地质、拓荒种地的情景定格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上、镌刻于一封封泛黄图纸中……”随着历史陈列馆讲解员的讲述,一幕幕艰辛的历史逐渐立体起来。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确定由西北军区解放军、中共西北西藏工作委员会组成“独立支队”,携带粮秣军需物资进藏。8月上旬,由独立支队三四千名战士及驼工、两万余头(只)牲畜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伍携带400万斤粮食,从香日德(都兰县)出发前往西藏。
由于运粮进藏路途艰辛、驼队运力有限,修建一条公路已经刻不容缓。1953年11月中旬,西藏运输总队从兰州运来两辆胶轮大车,从香日德出发,历时70余天,完成修筑青藏公路的前期线路勘查任务。1954年5月11日,刚刚完成运粮援藏任务的西藏运输总队1200余名驼工,又开始在世界屋脊修筑公路。经过7个月零4天的艰苦努力,于1954年12月15日打通了1200余公里的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
1955年初,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将柴达木盆地确定为勘探重点。1955年2月24日,中央批示撤销西藏运输总队,转制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场部设在都兰,后迁至莫河,职能从向西藏运输物资转变成为柴达木盆地100多支勘探队、上万名勘探人员提供设备及物资保障。勘探工作从1955年一直持续到1959年,大量驼工和勘探人员走戈壁、闯碱滩、跨深沟、翻沙丘、跃冰河,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丈量着柴达木盆地这块神秘之地,为柴达木盆地大规模开发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天的莫河,透露着一种强烈而动人的凝聚力——柴达木精神。
今年87岁的姚明宗是“驼一代”,1953年,他从甘肃武威老家拉着37峰骆驼参加了进藏运输队,从柴达木莫河驼场为起点,为西藏人民运送粮食及物资。
“进藏途中气候恶劣,海拔高,我们忍受着严寒、风暴袭击,嘴上、手上、脸上都冻裂了口子,由于当时路途艰难,吃不饱、穿不暖,外加高原气候严酷,很多时候睡一觉醒来,有的战友就不在了,骆驼伤亡也很惨重……”老人的眼眶微微泛红。
“当时的柴达木90%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我们就一铁锹一铁锹地开垦,一棵树一棵树地栽种。”姚明宗说,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农垦人的努力,曾经荒无人烟的柴达木才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
勘探工作结束后,建基立业的老驼工们没有走,而是接来亲属,生儿育女。6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莫河,生活着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驼场人。“驼娃子”是莫河驼场对“驼二代”“驼三代”的称呼。吕忠和曾繁忠两名“60后”是“驼二代”,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他们传承着拓荒精神:“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很多老党员、老战士都牺牲了,绝不能忘了他们作出的英勇贡献,我们更应传承父辈身上的拓荒精神,把这片土地建设得更美好、更富裕。”
岁月变迁,曾经的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换了新颜。
“莫河驼场是西藏运输总队的传人、青藏公路的开路先锋,也是共和国第一个国营驼场。”莫河驼场副总经理王作江介绍,今天,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驼场审时度势,致力实现转型升级。依托距茶卡盐湖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地缘优势,莫河驼场聚力提升旅游产业,带动传统一、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莫河驼场茶卡羊等肉食及副产品的附加值,力争实现莫河驼场的二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