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68周年之际,第四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首届熊猫村论坛)暨百花芳邻艺术节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由约未来发起,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社治委、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资助,来自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等23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研讨。
会上,主办方连续第四年倡议设立大熊猫保护日,并发布了百花芳邻艺术节——多元主体参与芳邻路文化浸润社区发展治理项目以及守护熊猫村计划2021,研讨城乡携手共建大熊猫友好型社区,开展首场熊猫集市•芳邻赶集。
芳邻路社区纪检书记王莉介绍,1953年1月17日,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4位村民抬着滑竿徒步五六十公里,将一只半岁左右的活体大熊猫幼崽,送到正在建设中的成都百花潭动物园。2月4日,这只取名“大新”的大熊猫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次日凌晨不治身亡。成都百花潭动物园首次人工饲养大熊猫虽然没成功,但是救护“大新”开启了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之路。
王莉表示,为深度挖掘与活化大熊猫、酒吧、老成都生活方式等芳邻路辖内在地优势文化资源,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社治委立项支持社区开展百花芳邻艺术节——多元主体参与芳邻路文化浸润社区发展治理项目。该社区营造项目计划采用“社区公共艺术”的生动形式,聚焦社区亲子家庭群体,发掘和培育7个在地文化资源挖掘小组、1个芳邻路商居联盟、1个首届百花芳邻艺术节策展小组、1支《救护大熊猫“大新”》熊猫有戏儿童舞台剧表演队,以商居联盟基层民主协商方式取得社区共识,以群体对话寻求社区营造策略,联动多元主体在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发源地打造一个 “市井生活圈”场景。
2021年,是守护熊猫村团队探索链接城市社区助力熊猫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第三年。会议上,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港旋发布了守护熊猫村计划2021。守护熊猫村团队计划科学测绘与分区管理30平方公里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并通过营造大熊猫友好型社区、建立城乡熊猫蔬食合作联盟、开发“熊猫村”小程序、编撰《熊猫蔬食指南》以及开展熊猫集市、熊猫村成长营自然教育、新义方亲子学院、熊猫骑行等方式,链接城市消费者,通过绿色消费参与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
城乡如何携手建设共建大熊猫友好型社区?第四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首届熊猫村论坛)与会专家,纷纷从社区发展治理与乡村振兴、村社应对公共危机机制和能力建设、大熊猫友好型生态产品、熊猫志愿服务等方面建言献策。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主任马朝洪认为,第四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暨首届熊猫村论坛在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发源地召开,标志着守护熊猫村计划迈入了新阶段。他建议,青羊区应该进一步挖掘与培育大熊猫“大新”文创品牌,逐步探索67个社区结对67个熊猫乡镇,以点带面示范建设大熊猫友好型社区。
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会长罗光泽为芳邻路社区创新探索建设大熊猫友好型社区点赞。他建议,深挖大熊猫“大新”文化资源以及开发文创IP,发展熊猫经济,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大熊猫友好型社区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与制定建设标准。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齐敦武认为,大熊猫“大新”文创IP的开发应结合大熊猫生存智慧以及青羊区大道至简的道教文化、金沙文化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考虑联动大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21个熊猫县生态文创产品进行整合推广。
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蔡鹏建议,守护熊猫村计划应着重考虑造血功能支撑公益开展。他表示,大熊猫“大新”品牌建设与大熊猫友好型社区试点可以形成政协提案,大熊猫“大新”故事可以考虑纳入天府绿道科普总体规划,同时邀请熊猫有戏儿童舞台剧《救护大熊猫“大新”》(暂名)亮相全国科普日等系列活动。
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社治委副主任戴毅敏表示,青羊区将持续推动大熊猫“大新”文创IP挖掘与培育,依托百花芳邻艺术节和熊猫集市,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
活动当天,熊猫集市•芳邻赶集在百花潭公园南大门开市,熊猫针织帽、熊猫冒菜、生态蔬果、大米、手工皂……来自芳邻路社区各院落的15个摊主,在芳邻路一字摆开。吆喝声中,精美文创产品、日常生活用品与百花潭公园的游客相映成趣。据了解,2021年芳邻路上将举办40场熊猫集市•芳邻赶集,复兴老成都热闹的赶场氛围,探索营造兼具文化与生态味的体验性市井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