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些重要指示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精准把握,扎实贯彻落实。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大实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0%,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的中后期。这意味着农民进城务工还是大趋势,但也到了城乡平等互补和向深度融合迈进阶段。今后五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通过多维制度联动,发挥协同效应与乘数效应,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要聚焦“人”,通过合理政策引导,促进人的双向流动,既要把该打开的“城门”打开,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要激励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同时要聚焦“地”和“钱”,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加快补齐乡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繁荣。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取向,抓紧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绝不能玩数字游戏。一方面要着眼城乡一体补欠账,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立足城乡差异挖潜能,通过挖掘农村特有的生态、休闲、旅游、教育、文化等功能,积聚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延长产业链条,丰富农村业态,让农业农村农民共享新一轮经济发展红利。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县级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市与乡村的对接点,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县域的人口吸纳积聚、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形成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未来一段时期,县域将是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要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一体设计,一体推进;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要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城乡之间的分工差异和功能特征,将城乡发展视为一个分工有别但又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有机整体。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和乡村差异性,稳妥把握改革时序、节奏和步骤,分类施策、梯次推进,试点先行、久久为功。
融合见实效,城乡更美好。当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更均衡、生产要素流动更顺畅、生产力布局更合理,必将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