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山涧潺潺溪流,走进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联一村,阡陌纵横,农房掩映在山林间。“现在村里这条件,和住城里没啥两样。黄泥路变成水泥路,不少村民开上汽车;保洁员定期清理垃圾,街道干净整洁。”自打返乡办起家庭农场,陈希君眼见着家乡一天天变成自己希望的美好模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十三五”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这五年,乡村发展短板不断补齐,城乡关系更趋协调。
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在城乡间“无缝连接”。白云深处,甘肃陇南市宕昌县付家村坐落在半山腰。沿水泥路盘山而上,推门而入,四方庭院,利落整齐。“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洗衣做饭方便多了。”一口蓄水池,一条输水管,让村民付霞霞告别爬山挑水的日子。
村子变了样,村民生活更舒心。300多米排洪渠修成,穿村而过的河安澜了;3.6公里道路加宽加固,村民出行方便了;文化广场、廊亭、服务中心一应俱全,锻炼身体有了好去处……
如同付家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子面貌焕然一新。2016—2019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基础设施更完善,让城乡往来更方便。
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共同推进。城乡医保统筹、积极建设医联体,一系列举措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面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超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公共服务共享,城乡发展更和谐。
——这五年,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更自由。
返乡创业热潮更澎湃。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河北邯郸市永年区王边村从“空心村”变成“旅游村”,一度寂静的山坳坳恢复热闹。村党支部书记王计恩说,村里有青苔路、古酒坊、古民居,看中独特古村风光,10多名艺术家在此创立工作室,不少村民回来办起了农家乐和特色民宿。
截至2019年,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850万人,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3100万人。据测算,平均每个双创主体能带动6名农民就业,他们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农民进城之路更通畅。在安徽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市区公租房;广西自2016年以来,累计下达有关资金近40亿元,优先用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
——这五年,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健全。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亿多人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3.8万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初步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乡村焕发新活力。陈希君说:“来农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有了人气,聚拢了财气,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2020年1—11月份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259亿元,同比增长18.2%。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城市乡村肩并肩、手拉手、大手拉小手,城乡融合发展动能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