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特色产业“药”到“贫”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01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033
内容摘要:走进千年药乡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琛蓝生物陇药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药材种植基地农户新挖的中药材堆成了小山,而药材

走进“千年药乡”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琛蓝生物陇药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药材种植基地农户新挖的中药材堆成了“小山”,而药材市场的交易场面更是热闹非凡,处处可以感受到这一特色支柱产业给群众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陇西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过程监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突出中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的鲜明导向,全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陇西县福星镇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的梯田上,54岁的村民王刚正往三轮车上装刚挖出的黄芩,他告诉记者,往年他家种的药材少,自己要挖20多天。今年他种植了20亩各类中药材,用机械几天就可全部采挖完,“这些药材都是按照标准化种植,在市场上销得快,价格也高”。

近年来,陇西县突出“有机、绿色、道地”品牌,狠抓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县里适当拿补助”模式,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药源基地,引导药农推广应用无公害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充分保障药农特别是贫困户的收益。

在陇西县马河镇卜家渠村,王西荣家的二层小楼显得格外耀眼。但前些年王西荣一家四口人曾因学因病致贫。为了帮助他家脱贫致富,村里为他量身定制了养殖脱贫计划。“帮扶干部帮我引进了西门塔尔母牛,镇上的技术员也常来给我培训,我的牛群不断扩大,今年就多产了四五头牛犊。”王西荣高兴地说。去年10月份,王西荣一次性出售了6头牛,丰厚的回报使他信心倍增。今年他在自家承包地里种植了5亩柴胡、党参。在流转的13亩地里种植了甜高粱、红豆草、玉米等农作物,为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储备饲草料。

王西荣是陇西县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案例。该县提出的“草畜一体化,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户均两头牛,脱贫不用愁”“两亩药材三亩薯,致富路上快步走”,真正把依靠发展种草养畜、特色种植增收脱贫的意识渗透到群众心里,把发展产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

如今,全县种养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有3.2万人依靠发展种养产业实现脱贫,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覆盖面达到80%。

在马河镇杨营村的食用菌大棚里,56岁的杨龙边采摘香菇边向大家介绍种植经验,“种香菇一定要勤快,这些香菇如果不及时采摘,等级就会下降,影响收入”。杨龙之前住在杨营村岔门社,地处大山之上,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7年,镇政府在川区的杨营社规划了一个易地搬迁点,帮助生活不便的群众搬下来。政府部门还修建了集中养殖区和26座易地搬迁户食用菌大棚,鼓励搬迁户走“种养+食用菌+劳务”的产业发展之路。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陇西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53户13937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牛新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特色产业“药”到“贫”除”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1201/7925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