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4日,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浦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认为,分布于钱塘江上游和灵江流域河谷盆地的19处上山文化遗址,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我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此外,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
值得探寻的是,万年上山遗址背后,有着怎样的发现之旅?封闭的历史是怎样被一点点剥开的?一万年前那粒炭化的稻米里,又绵延了怎样的人类文化基因?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外景
一个遗址,指向未曾涉足的万年文明史
漫步于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器一坑,都像是跳动着的生命体,七嘴八舌地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1996年春,为配合杭金衢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公路沿线进行了文物勘查,并在诸暨次坞楼家桥发现了全程中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1999年春到2000年夏,楼家桥遗址进行了三期发掘。遗址早期发现了前所未见的陶器组合,它们虽与河姆渡文化共存,但又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个发现令发掘者很兴奋。
于是,考古队决定将工作深入进行下去,在遗址周围地区调查发掘,以探索小区域文化与河姆渡等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浦江、诸暨、萧山三县(区)在内的"浦阳江流域"考古概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
2000年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了浦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调查,研究员蒋乐平任领队。在与浦江博物馆联系后,考古调查队得到了位于黄宅镇一处遗址的信息。9月21日,考古队赴浦江实地踏勘,决定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次日,他们在东侧道路边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地层,出土了鱼鳍形鼎足、有段石锛等。
考古队紧接着对遗址周边地区展开了调查。该遗址西边是一丘约四五亩的耕地,考古队在耕地中部布了一个小探方。9月27日,探方下发现了一件完整的陶鼎,接着又发现了陶罐、陶豆等器物,大家认为这里可能有一座墓葬。
经扩方发掘后,考古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墓穴的边界,并确定这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这一发现让蒋乐平又惊又喜:"在区区一平方米范围内就发现了一座墓葬,是否意味着这里有一个密集的墓葬区?"
一时间,考古队主要人马都集中到了这里。他们决定继续将调查范围向周边延伸,第一目标锁定在黄宅镇渠南村北的一个高地(后定名为上山)。
经过试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初步认为这是一处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2001年3月,考古队员对上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由三排柱洞构成的结构完整的建筑基础,出土了一件比较完整的大口盆残器,以及大量的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等。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残破的陶片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稻壳遗存。
这个遗址的年代是否与马家浜、河姆渡文化相当?石磨盘、石磨棒用来做什么?大量石球为何未见于以往发现的其他遗址?陶片里的稻壳又是怎么回事?不久后,蒋乐平带领考古队转移到了跨湖桥遗址,但这些疑问依然久久盘桓在他心底。
2002年初,在偶然得知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可以用微量碳素进行碳14年代测定后,蒋乐平赶紧托人将几个不同层位的夹炭陶标本送去检测。测年结果显示,遗址距今约11400年到8600年!
"过去我们说浙江七千年,河姆渡是浙江历史的源头。"蒋乐平说,"上山遗址的发现,又把浙江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
2003年,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刊发《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左右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文。一时间,上山"风乍起",吹皱了考古界的"一池春水"。国内外考古学家纷纷来到浦江上山实地考察,尝试用多学科的先进手段采集更多遗址信息。
斗转星移。这个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万年上山,就这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欲向世人倾诉那沧海桑田的往事。
夹炭陶片中的稻壳
一粒稻米,记录了一场旷古遥远的革命
东经199°58′179″,北纬29°27′22″,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内,一粒夹炭陶片中的炭化稻米,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从屋顶倾泻下来的,是一万年后的阳光。
"上山遗址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是距今万年之前的稻米遗存。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来看一下这些陶片,里面的稻壳、稻叶的印痕非常清晰……"11月13日,上山考古遗址公园解说员为研讨会与会人员介绍道,"一万年前的先民把我们现在看似没用的这些稻壳、稻叶碾碎后羼和到陶器的制作当中,一是为了减轻陶器的重量,二是增加它的粘接性,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开裂。"
正是这种纯工艺的技术行为,幸运地保存了一个涉及文明的重要密码: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在上山遗址之中找到了源头。
2003年,在上山遗址年代得到初步确认后,发掘者们开始关注起了夹炭陶羼和稻壳这一重要现象。
稻作农业究竟诞生于何时何地?长期以来,关于稻作农业的起源问题,由于标准不容易掌握,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几乎所有夹炭陶片中,都发现了稻壳遗存。"这说明那个年代对稻的利用已有了相当规模。"蒋乐平说。
夹炭陶片中的稻壳遗存被发现后,考古学家们又对遗址土层进行了浮选,发现上山遗址早期文化地层中出土的一些红烧土残块内,也掺杂了大量的炭化稻壳。
经植物考古学家研究,上山稻米兼具驯化和野生的双重特征。负责进行植物浮选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表示,上山文化时期的炭化稻米,是目前通过系统的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
"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蒋乐平介绍,上山稻米的驯化和栽培特征很明显,上山遗址稻壳中保留的小穗轴出现了折断的痕迹,这不同于过去发现的野生稻谷粒自然脱落的平整离层。
此外,在上山遗址出土器物中,还有诸多镰形器、石片石器及石磨盘、石磨棒等石器。而上山陶片中稻叶、稻壳并存,是"掐穗"收获的伴生现象,这也不同于野生稻的"敲打""摇落"收获法。"高倍显微镜发现的微痕显示,上山遗址出土的镰形石刀、石片石器等器物上,发现了禾本科植物的痕迹,有理由认为这些石器是水稻收割工具。而石磨盘和石磨棒则可能是稻谷的脱壳工具。"蒋乐平说。
为了验证这一假想,郑云飞等植物考古学家挑选了稻壳遗存保存较清晰的几件标本进行了研究,并选取陶片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在许多陶片上都发现了稻叶片运动细胞的扇形硅酸体。"实验室分析表明,上山时期双峰型植硅体已有27%被判断驯化稻,扇形植硅体也有同样的体现。"蒋乐平说,"综合各种现象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上山已经有了人工选择的栽培稻出现,也有了包括收割与加工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农业体系。"
上山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问题上,交出了一份有分量的答卷。而一万年前夹炭陶片中羼和的那一粒稻米,也颠覆了洞穴阶段粗陋夹砂陶的传统形式。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已经翻开了革命性的一页。
考古中发现的居址
一缕炊烟,微醺了数千年的江南乡野
"上山文化有两大文明的表现:一是当时已经有了栽培稻,人们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了;二是上山人开始过上定居生活,建造木结构的房子……"解说员的讲解,将大家的视线拉到了上山考古遗址公园A馆前绿油油的草坪上,"曾经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组排列有规律的柱洞,这些柱洞是柱子腐烂后的遗迹。当时人们挖坑埋柱、披盖茅草,建造房子,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2001年,在对上山遗址进行第一次挖掘时,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长11米、宽6米,由三列整齐的柱洞构成的比较完整的建筑基础。这种建筑形式跟河姆渡的杆栏式建筑非常相似,但河姆渡遗址长期浸没在地下水位之下,一些木构件、榫卯都保存较好,而上山遗址中的木头等都已腐蚀了。后经考证,上山遗址的木构建筑基址被确定为建筑形式的鼻祖。
继三排柱洞后,越来越多不同于以往的遗迹、器物被发现。透过历史的风尘,如何追寻万年前上山先民的生活轨迹和生产方式?那埋在地下、距今约1万年的上山,将以何种面貌向我们展示当时的人类生活?
为了探寻更多秘密,蒋乐平等人开始了漫长的探索。而打开这把神秘大门的钥匙,便是那沉淀了万年的泥土。
泥土以千年为节奏,一层一层地剥离。炎炎烈日下,滂沱大雨中,考古队员们蹲在坑洞上方,用平嘴锄敲打的反作用力来感知不同年代的土层,分辨其中埋藏的器物的年代。红土还是黄土、细腻还是粗糙、粘连还是松散,每一处细微的差别,都是指引年代的密码。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以排柱式木结构建筑为主要特征的居住遗址,在上山越来越多地被发现。而世界上最早的环壕遗迹,也逐渐浮出了地面。"以前为了保护村落,用环壕把村子围起来,就像护城河一样。环壕是村落的象征,也是定居的重要证据。"蒋乐平说。
如今,这个宽4米、深2米的环壕出于保护的目的已被回填,但封尘的遗址掩盖不了聚落定居已成为上山生活模式的事实。
夹炭陶、水稻、灰坑、柱洞、居址、墓葬、环壕……上山遗址的丰富遗存,是东亚地区农业定居生活的写照。具备稻作文化特征的"初级村落",在钱塘江上游的河谷地带率先出现了。
中国南方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两个类型是"洞穴"和"旷野",只有具备长期定居特征并形成聚落群的旷野遗址,才能称得上是"村落"。在中国迄今发现的距今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多为洞穴、山地遗址类型,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上山遗址中,人类告别穴居后的第一个村落,在浦阳江畔出现。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旷野遗址,也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蒋乐平说,人类从上山开始从穴居走向了旷野。
中国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为上山题字"远古中华第一村"。11月13日下午,"远古中华第一村"揭牌仪式也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林木苍苍,溪流潺潺,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遗迹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为大家还原了上山人的一天。"这边是我们模拟的上山人开始造房子的场景。到一万年这个时间段,人类开始摆脱穴居野处的岩洞生活,披荆斩棘地来到上山这个相对平坦开阔的山前台地开始了棚居生活……"解说员继续介绍,"上山处在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打制石器可能是当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日用器具,边缘比较锋利的可用来当剖鱼、割肉的小刀;磨制石器石球等可用作石锤,还可用于狩猎和采集,石磨盘可加工坚果和其他淀粉类块茎食物……"
那缭绕了江南乡野数千年的袅袅炊烟,在浦阳江之畔,升起了温馨的第一缕。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
一种文化,标志了东亚稻作文明的源头
"江畔明珠浦江城,上山遗风润万民。仙华山景白石湾,江南郑氏第一家。塔影绿丛生气盈,万年青史世代绵……"2006年11月7日,在"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环境考古学会名誉会长周昆叔为上山赋辞。
当天上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20个省市50多家科研单位的151名专家学者,对上山遗址的年代、内涵等进行了学术研讨,认为上山遗址的发现奠定了长江下游流域文明的基石,"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当天下午,"上山文化"正式命名。
时光流转。2016年11月2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文物局和浦江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在次日召开的"上山文化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和上山文化与稻作起源研究"主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上山文化聚落群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聚落定居已经成为上山文化的生活模式,上山文化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村落;上山先民开始稻的耕种实践,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地区应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如今,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内,只剩下整齐的挖掘现场和多个不规则的灰坑、柱洞。修补好的陶器以完整的姿态,展示着一万年前的模样。
透过这些器物,能看到上山先民怎样的精神风貌?万年之前的上山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文化,那它的源头又在哪里?一系列问题引领着考古人上下求索。
浦江上山遗址被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便开展了专题性的考古调查,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及附近地区共发现嵊州小黄山、义乌桥头、仙居下汤等19处上山文化遗址。"这是目前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遗址聚落群。"蒋乐平介绍。
在此次研讨会上,"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正式授牌,并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了"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浦江宣言。上山文化考古新成果展上,义乌桥头、仙居下汤两处上山文化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也集体亮相,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义乌桥头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
"桥头发现了东亚地区迄今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环壕遗址,出土了迄今中国最早的彩陶和浙江最早的新时器时代墓葬,是上山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上山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国萍介绍,自2014年发掘以来,桥头遗址出土了红胎白衣陶等上山文化中晚期珍贵彩陶,这些陶器上还有太阳等纹饰,其制作技艺、数量和完整度都令考古界震惊,"浙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完整人类遗骸也在桥头,这是一具成年男性骨架,身高约1.73米,经北京大学科学鉴定,距今约8000多年。"
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四周,金灿灿的稻浪随风摇曳,不时传来阵阵香气。稻田内,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枝头,300亩袁隆平"湘两优900"超级稻长势喜人。"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八个大字,闪耀着科学探索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万年恒久的古老上山。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上山的殷殷希望,更是长江流域的万年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