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组成的测产小组,在定西市鲁家沟镇太平村、小岔口村马铃薯示范基地,对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课题组研发的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和养分高效管理综合技术模式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
测产小组选择的两处示范田,是当地千余亩集中连片马铃薯种植田的一部分,具有科学测产的代表性。课题组在同一片示范田中,根据不同耕作、种植模式,不同配方、施肥技术,标记了13种试验区供随机测产。之后,根据现场录入的数据,产生最终的测产报告。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而马铃薯是此次测产区域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区域特殊的地形、气候及耕作方式的影响,当地的马铃薯生产存在犁地浅、水分利用率低、施肥方式单一等不足。为此,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技术创新团队历时6年,在长期大田试验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技术,结合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配合减氮增钾追施深施肥的养分管理技术,形成了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据课题组张绪成研究员介绍,新采用的立式深旋耕作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配套机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从示范田种植情况看,此项技术优势明显。另外,马铃薯垄上微沟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以及马铃薯减氮增钾追施水肥调控技术的使用,在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的种植实践中增产明显。
当日测产数据显示,立式深旋+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马铃薯平均亩产4425公斤,商品率为81%,较传统耕作+农户施肥增产36.9%。立式深旋+配方施肥+高量有机肥处理马铃薯平均亩产4279.9公斤,商品率为82.5%,较传统耕作+农户施肥增产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