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聚力“特”“优” 向“高”而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56
内容摘要:常规种植模式是无法按时下种的,我的1500亩粮食作物,采用山西农大玉米所研发的玉米膜侧播种技术后,应播尽播,没受啥影响,还会

“常规种植模式是无法按时下种的,我的1500亩粮食作物,采用山西农大玉米所研发的玉米膜侧播种技术后,应播尽播,没受啥影响,还会是好收成。”日前,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桑家洼村种粮大户宫勇谈起今年开春遇到的罕见大旱,一脸云淡风轻。

这是宫勇使用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的第四个年头,说起好处来他如数家珍——不用人工放苗,省时省力,抗旱抗倒抗早衰,苗齐苗全。他去年的100多亩谷子,比常规种植亩增产150公斤,多增收三万多元。

“我们这里干旱、高寒、冷凉,一亩地收益超过1500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岢岚县锦凤凰合作社的刘磊,利用当地高寒冷凉山区发展夏季蔬菜的优势,在三井镇孟家坡村运用三安有机旱作农业模式种植露地菠菜。同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牵线,成为山西供粤港澳的“圳品”,采用冷链物流销往粤、港等地,一亩地的年平均纯收益达到3600元。

晋西北这两个粮食和蔬菜的故事,是山西省上到省委书记,下到普通农民牢记嘱托,聚力“特”“优”,齐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品牌,以技术品牌和产品品牌带动山西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三年磨一剑 有机旱作再定位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山西农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年来,山西省顶层谋划、高位推动,突出科技引领,加快创新集成,从长治整市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开始,共在全省创建了120个封闭示范片,在4个市、15个县整建制创建了封闭示范区。这些片区涌现出了一批“有机旱作+特色产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典型好模式,全省有60家企业参加了“山西品牌中华行”有机旱作农业专场活动。

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全省杂粮良种普及率由58%提高到6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由82%提高到90%,农业机械化率由65%提高到72%,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年均增幅超30%。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视察,第一站就考察了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总书记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6月28日,山西省委召开全体会议,全面部署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工作,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谈到山西“十四五”乃至以后的发展战略时,明确将发展特色优势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功能食品生产基地作为山西省的“八大定位”之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围绕这一新定位,从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落实稳粮保供战略高度,确立了有机旱作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这就是,立足‘特’‘优’战略,围绕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提供优质原材料,坚持科研、生产相结合,高标准建设科研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驱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鞠振说。

双基地发力 打底高质量发展

五寨县前所乡万亩甜糯玉米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依托康宇实业有限公司而建。该公司是当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营玉米种植、加工、销售业务。

在生产端,公司通过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地膜等农资和旋耕、播种、两次浇水,在基地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并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专业化服务。

在加工销售端,企业加工速冻甜糯玉米、真空甜糯玉米、速冻甜糯玉米粒等产品,产品今年也列入供粤港澳的“圳品”,年均可加工消化当地6000万穗甜糯玉米。

在收益端,公司以每穗高于普通甜糯玉米6分钱的价格,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协议。加工时优先吸纳贫困户到加工厂务工,带动贫困户642户,亩均收入1680元,亩纯收入1200元,较普通玉米每亩增收500多元,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有了种植积极性。

这个故事表明,有机旱作是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高品质、高价值功能食品的最佳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甜糯玉米全产业链的路子就是有机旱作农业的“未来”。

基于此,围绕山西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这一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原料需求,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将建设一批规模化的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同时将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

据介绍,在科研示范基地上,山西省将重点支持有机旱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集成技术示范,围绕“土、肥、水、种、技、机、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农大(农科院)、有机旱作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与生产的有效衔接,不断充实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在生产基地建设上,山西省将优先支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求基地要有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签订的种植订单,要有成熟技术模式和产品品牌或区域品牌。同时,在基地生产中全面推行100%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

“让原料基地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监管全程化、生态优良化,实现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品质效益有较大提升,从点上的突破到面上的推开,促进全省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和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负责人谷勇说。

双品牌引擎 赋能持续新动力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需要政府搭平台、出政策、抓引导、搞服务来打开市场空间,更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创新办法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

从4月份以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为山西省特色优质农产品找出路。8月22日,山西省15家企业的28个产品通过了供深圳的食品评价,获得“圳品”标志使用权,合作双方还签订了供销协议。

“不仅是山西重视,人家深圳市政府也很重视,在各大商超都设有专柜来展销我们的小米,9月11日还要专门在深圳召开发布会,推介我们的产品,帮我们打开了销售渠道,解决了大困难。”入选“圳品”的晋中河峪小米合作社负责人王建福介绍。

这意味着,山西品牌建设走出了自娱自乐的误区,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让市场成为了有机旱作农业品牌的驱动力。

“把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所以我们在品牌建设中,不仅要抓产品品牌,而且要打造技术品牌,探索总结出更多实用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典型和模式,不断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全国同类型旱作地区提供样板。”鞠振说。

据介绍,山西省将在两个基地建设中,深入实施“十项工程”,即耕地地力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保护性耕作、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信息化管理等,来夯实技术品牌建设基础,支撑高端产品品牌建设。

由此,山西有机旱作农业踏上了立足“特”“优”、向高质量发展而行的新征程。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聚力“特”“优” 向“高”而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1020/787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