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长任圈里村扶贫书记以来,帮我们建强了基层党组织,争取到了‘五化七改’、道路建设、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项目,使我们圈里一举甩掉戴了多年的软弱涣散村帽子。”近日,提到河南省社旗县圈里村的“蝶变”秘诀,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增对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王辉赞不绝口。
圈里村的“蝶变”,是社旗县创新驻村帮扶机制,提升脱贫攻坚成色质量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自2018年6月以来,社旗县实施驻村帮扶村村覆盖行动,在实现全县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基础上,每个行政村又增派了由县处级和正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的扶贫书记(主任),增派74名优秀县直单位科级干部担任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增派153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向有60户以上贫困户的重点非贫困村增派64个驻村工作队,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扶贫书记(主任)、科级干部任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60户以上重点非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四个全覆盖”。
精准“选”。坚持按照“政治强、作风硬、思想觉悟高、有培养潜力”标准,在首次选派和新派驻村干部时,从县直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股级干部中优先选派,从源头上保证驻村帮扶队伍质量。同时,坚持因村派人,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重点从组织、纪检、政法等单位中选派干部;对基础设施薄弱村,安排交通、水利、电力、国土等单位帮扶;对种植养殖基础好的村,重点从农业、畜牧等单位选人,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县政府办增派到饶良镇核桃树的第一书记祁森,积极协调资金5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幸福大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增派到大冯营镇周庄村的第一书记胡景禹,帮着村里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使周庄村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从严“管”。每季度开展一次驻村帮扶工作“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给排序第一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授予流动红旗,排序末位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则得到流动黑旗。不定期实地督查、暗访检查、电话抽查、社会调查、微信核查,对脱贫攻坚履职尽责不到位和工作成效不明显的驻村干部,组织其参加“干部夜校培训班”,督促他们更好履职尽责。
精心“育”。“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帮助干部增能力、提素质。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8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赴南阳师院、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地参加党性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两年多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60期次,累计培训扶贫干部2万余人次,提升了各级扶贫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注重“激”。从2018年6月起,按照南阳市派驻村干部标准,提高县派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由县财政统拨统发。每年统一为县派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并安排一次全面体检。县财政为县派第一书记落实每人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10万元专项经费。县委出台专门文件,确立“凡提必下”激励机制,明确要求全县选拔使用干部必须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46名优秀扶贫干部到科级岗位,起到很好激励作用。
截至2019年底,社旗县累计脱贫24698户81797人,剩余未脱贫3794户686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2%,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顺利脱贫摘帽。在省市历次脱贫成效考核中,社旗县均被评为“好”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