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澜沧江畔众手浇开幸福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73
内容摘要:这里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这里山高水绿,资源富集;这里的人民勤劳,少数民族文化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这里山高水绿,资源富集;这里的人民勤劳,少数民族文化七彩纷呈,这片广袤土地却也一度被贫穷深深地困扰着。

曾经的澜沧,实现了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跨越,今天,如何消除贫困,实现“两步奔小康”的历史使命,是澜沧新时代面临的一场硬仗。

澜沧江畔,脱贫战酣。“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激励着澜沧各族儿女奋起直追,与贫困做斗争。

抓住痛点,才能甩掉穷帽子

即便是刚到澜沧的人,也能深切地体会到:澜沧路远。更不用提以前了。

“尽管澜沧是一个农业大县,但也是个农业弱县。为什么一直贫困?根子就在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太高,导致优质农产品出不去。而且,澜沧自然资源禀赋极高,路不通,旅游的人自然也进不来。”澜沧县委书记杨中兴坦言。

找着了“病根”,澜沧精准扶贫就有了发力点,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原来农村公路不通,现在都变为硬化路,“到今年末,澜沧所有村组将全部实现道路硬化。不仅如此,年内还要开建两条高速公路,到那时,整个澜沧的交通就实现了四通八达。”杨中兴说。

道路通了,不仅产业要跟上,脱贫信心更得提振。作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9%,全县共有贫困村156个,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很多人从未走出过大山,如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培植致富信心,澜沧一直在探索。

“做梦都没有想到,如今寨子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老达保村村民李扎莫说。6年的不懈努力结出脱贫硕果。截至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1.04万人减少到6909人,贫困发生率从45.85%下降到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402元增加到10835元,年均增长12.3%。澜沧实现了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小康生活过度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民族直过区”脱贫攻坚之路。

光脱贫还不够,还要做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说到底,核心问题在增收,努力发展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的实惠。”杨中兴说。

引来科技,优质农产品飞出山外

“干天一盆水,雨天一把伞。照顾三七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说起三七种植技术,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拉祜族村民李娜努如数家珍。2019年,李娜努总共种植了2亩林下三七,收成20多公斤,卖了6万多元,明年她还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李娜努这些种植知识都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手把手亲自教会的。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在农民院士朱有勇的带领下,科研人员结合当地林多雨多的特点,确定了发展林下三七的方案。而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正是中国工程院根据澜沧县的实际进行因地制宜、量身定做的科技扶贫项目之一。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组织第一期林下三七培训班,李娜努积极报名参加,从除草、翻地、移栽到防虫,她学会了一整套技术。除了种植三七以外,她还可以通过在基地务工以及分红获得收入。“按照约定,企业租赁土地种植林下三七,每亩地要支付给农户60元租金,还要将收益的15%返还给农户。”云南农业大学教师、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黄惠川说。如此一来,李娜努一年的收入达10万余元,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李娜努还是一名党员,她说,“我还准备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据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介绍,如今,林下种植已经带动当地4694户15911人增收,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2258户7784人。

“产业要发展,科技力量绝对不能忽视。”澜沧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为澜沧的产业注入了活力。从2017年起,澜沧已经开办了3期培训班,陆续开办了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茶叶等实训课程,面向全县各乡镇招生,培养了1500名会技术、懂经营的乡土人才。如今,澜沧已经建设了11个林下三七、15个冬季马铃薯的技术示范样板,全县推广林下三七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7万亩。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去年11月,院士团队首次在澜沧开办电商培训班,来自全县20个乡镇、年龄从20岁-50岁不等的60名首批学员,从如何注册店铺、上传商品,到如何提升店铺流量以及如何直播带货等不断学习进阶课程,逐渐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电商商家。

今年37岁的李福是竹塘乡战马坡村村民,他说:“我文化水平不高,之前对电商一无所知,学一点儿是一点儿,能帮助自己和村民把产品卖得更远。”随着新电商拼多多的加入,澜沧新农人的农产品将有机会借助互联网销售至全国,澜沧科技扶贫体系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闭环。

5年来,在中国工程院的推动下,先后有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到澜沧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借力文化,在唱歌跳舞中快乐脱贫

从澜沧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近一个小时后,隐匿于大山深处的充满民族风情的拉祜山乡便映入记者眼帘。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蜜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以前唱歌是自娱自乐,现在唱歌也能脱贫致富了!”今年34岁的李娜倮已经成为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

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演艺人员都是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的村民。“以前我们也经常到全国各地去演出,获得不少好评,但没想过能成立公司。”公司董事长张扎啊告诉记者,还是澜沧县政府向村民小组提议:可以在家乡编排拉祜风情实景演出,把游客吸引到这里来。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高兴得不得了。但也有人心里犯嘀咕,会有人来看吗?真的能挣到钱吗?“不过这个疑虑很快就打消了,拉祜族儿女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扛起锄头能下地,拿起吉他能上台,唱歌跳舞原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即使没有人来,唱歌跳舞也会让我们更快乐。”李娜倮告诉记者,她们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和声演唱,但最为突出的就是吉他弹唱,80%的村民都会弹奏吉他,虽然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甚至连乐谱都不认识,拉祜人却创作出了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真正一炮而红,是在2015年去了杭州大剧院演出后。”张扎啊说。

说起以前的苦日子,村民们都记忆犹新,有时候一周都吃不上一顿肉,一年就穿一套衣服,村里都是土路。而如今,村里修了石板路,表演团里有200多名成员,几乎覆盖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户,有的村民还开起了客栈,受益于村里的旅游文化产业,村民多的一年可以收入十几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村民们在快乐中让腰包鼓了起来。

乡长李东明告诉记者,迄今为止,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共在当地演出730余场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此外,表演团队还应邀外出演出200余场次,共创收407余万元,演艺人员年平均分红达16250元,演出分红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2019年末,老达保村民小组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元,90户3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澜沧江畔众手浇开幸福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23/785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