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河南:创新农业经营 助力脱贫攻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浏览次数:81650
内容摘要: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以来,通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现在已发展为种植、管理、收获、销售于

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以来,通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现在已发展为种植、管理、收获、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由初期的28户发展到400多户,固定资产达2400万元;土地流转面积已由初期的233亩发展到现在的57600多亩;托管土地34400多亩,辐射周边4个乡镇25个行政村4000多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800万元,帮助836户贫困户实现顺利脱贫,实现贫困户年增收430万元以上。

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我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全省种粮大户等荣誉,多次参加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座谈会,并在今年10月1日乘坐“乡村振兴”方阵彩车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

一、发展优势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要决策。商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建扶贫基地,2017年合作社与魏集镇的221个贫困户签订了长期扶贫协议,其中产业帮扶60户,基地帮扶161户,2017年被评为周口市精准扶贫基地。围绕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2017年度至2019年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到户增收合同,每年定期向贫困户支付500元。带动贫困户增收,每年定期向贫困户支付1000元,保障贫困户能够持续增收。产业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合作社积极引导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并全程技术指导。收获后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出售,合作社按最终出售价对贫困户结账,规避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经济收入。合作社建有小杂粮精深加工组、面粉加工组、芝麻系列产品加工组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建有肥料配送站、农资购销站,不同农时季节组织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月工资3000元左右,并实行多劳多得,超额奖励,很受贫困群众欢迎。

 

 

 

 

二、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互惠共赢

2017年,天华合作社尝试采用“村委+农户+合作社服务”模式,以村委为主导,合作社服务的全新整村土地托管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18年开始依托合作社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农业经营合作社,整合行政村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和贫困户,实施了整村推进土地托管,辐射4个乡镇,9个行政村,22702.5亩耕地,其中贫困户476户。为了支持脱贫攻坚,合作社对贫困户不收取任何土地托管费用,拿出土地托管30%的纯利润作为村集体收入,拿村集体收入60%和合作社收入来补助贫困户托管费用。2018年,贫困户免费托管服务面积1983.2亩,合作社土地托管总盈利2724300元,扣除免费托管费用(贫困户)金额1308912元,村集体总收入326916元。村集体平均收入36324元。合作社收入1088472元。土地投入成本降了,农作物产量提升了,卖价提升了,合作社受益,村集体受益,农民也受益,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降两升三受益。

三、注重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

贫困户文化水平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动力不足。为此,合作社定期聘请农技人员向贫困户讲解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围绕如何脱贫致富、农业的发展形势、农作物种植技术等,使他们脱贫先脱愚,致富先解放思想。同时,围绕市场,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为贫困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更合适的岗位。合作社为了建好精准扶贫基地,使贫困户“打工不出乡,收入有保障”,“有饭吃、有活干、有钱花”,计划再投资200万元,添置必要的生产设备,扩大深加工生产规模,使用贫困人员数达到400人次以上,人均日工资达到100元,工资总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河南:创新农业经营 助力脱贫攻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14/784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