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中国近代工业摇篮。这一次,吸引人们的却是乡村。
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大检查为这里点赞,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治理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前一年完成,连续两年乡村振兴综合考核全省先进……
唐山,正在演绎一场乡村振兴的全域蝶变。
容颜之变:城市品质,田园风光,五千乡村皆风景
王打刁村变了。
地下管道连接起1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和254处院落,让这个以前“污水靠蒸发”的村庄,变成“清水绕人家”。
变化可不止一项:厕所变水冲,粪便集中处理;强弱电全入地,天空少了“蜘蛛网”;3处空地变成小公园,废弃大坑变身运动场;村中新增居家养老中心和文化礼堂……
“唐山,是农业大市。把乡村振兴摆在最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走全域、全面振兴之路,唐山市要力争做到全国有位置、全省在前列。”唐山市副市长张月仙介绍。
乡村要振兴,基础得先行。着手缩小基础设施方面的城乡鸿沟,唐山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选为突破口。
2019年,唐山全市5385个村来了次集体“大扫除”:15.5万处残垣断壁得到清理,5.3万多处陈年违建被拆除,500多万方生活垃圾清运干净,多年的欺街占道难题终于破解,乡村底色被擦亮,高铁、高速沿线过眼全是风景。
除旧,更要建新。“绿硬亮美”四化建设同步启动,“厕所革命”等治理活动持续推进。两年来,唐山新建1.7万多个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上百万座厕所告别脏污,4858个村生活污水实现有效管控,58万美丽庭院可感可触……
乡村振兴的棋局上,每落下一子,唐山都有着放眼全域的考虑。
作为乡村振兴主要抓手,唐山推出“十百千”创建工程:自2019年开始,每年创建1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村、1000个提升村,通过示范引领,用三四年实现示范村、提升村市域全覆盖。
强化政策引领,唐山出台30多项政策举措,着手破解“人、地、钱”难题。其中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各县安排专项资金同比增长3000万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37.2亿元……两年来,唐山乡村振兴已统筹投入85.67亿元。
唐山,河北经济发展领头羊,乡村振兴也要当“头羊”。标准化示范、项目化运作,一些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开始“跨界”应用:唐山为示范区、示范村、提升村分类确定了建设标准,还建立了乡村振兴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32类5967个。
产业之变:创新业态,融合发展,田园涌现“综合体”
进入暑期,丰润区西那母庄三村,游客多得要限流。
2000多亩土地连同村庄,整体被打造成了一家AAA级景区。这里既不靠山又不临水,凭什么能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还成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我们把村庄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通盘规划,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田园治理新路。”村党支部书记黄满喜介绍,该村流转土地建成生态庄园,32个大棚栽植50种水果,一年四季均可采摘体验;旧村改造为现代化社区,腾出土地建成水上乐园、酒店、露营公园,娱乐和接待项目日益丰富,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7亿元。
这是一个村庄的探索,也是唐山全市乡村振兴的选择。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我们把乡村产业发展融入‘十百千’创建工程,在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郝泽川介绍,从“一产为主”到“三产融合”,唐山的乡村产业振兴已经按下“升级键”。
据他介绍,唐山市目前已建成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5家,省级以上星级休闲农业企业84家,2019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0亿元。
这是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也是一条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将全域国土治理和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之路。
迁安市区东北,滦河故道上冲积的3000亩沙丘地,曾是处令人头痛的风沙源。而今,这里数万株桃树硕果累累,景观湖碧波荡漾,已经成为一处引人入胜的“桃花源”。
“乡村要振兴,我也得尽力!”原本从事铁矿开采的企业家陈国有,斥资2亿元在这里建设了亚滦湾国家农业开发创新产业园。不仅打造了一个现代休闲农业项目,还成为一处防风固沙研究基地。
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唐山根据山区、沿海、平原等不同地貌,分类施策,探索了多种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
最闻名遐迩的则是迁西花香果巷田园综合体。位于该县东莲花院乡的这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引入了“农业+”“旅游+”“文化+”等创意元素,富贵牡丹园、五海猕猴桃庄园、花果人间温室群等十大园区、上百个景观,让人流连忘返。田园综合体“一镇四区十园”格局已经成形,带动5000多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9000余元。
数公里外的东路庄子村,一条红色景观路旁建起了一座主打无公害采摘的绿色农场。农场主吴凤生介绍:“融合发展,让我们有了想象空间,我们计划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版开心农场!”
治理之变: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野奏起“交响曲”
7月中旬,迁西县钓水院村盈溢栗蘑种植基地内,第一茬栗蘑采收已近尾声:143个棚,收了4万公斤。村党支部书记赵长军很高兴:“按这势头,一年就能回本儿!”
在钓水院,都听说种栗蘑能赚钱,但却一直没人挑头——县里推进乡村振兴,赵长军联合几位党员干部,迈出了第一步。
党员干部带头干,正是唐山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法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坚持每月重点调度;县级主要领导坚持一线指挥,双周拉练、观摩评比,当场兑现奖惩……像这样,一级带着一级干,唐山掀起了一股上下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浪潮。
在遵化市惠营房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脱下皮鞋穿水鞋,放下宝马开“三马”,带领全体党员做义工,引来全村老少齐上阵,建起水泥路1.8万平方米……
在丰南区崔庄户村,村庄建设缺绿植,村民董术介老人捐出了家门前两棵55年树龄的“夫妻树”,村干部张宝胜买来了100棵美国红枫,党员乔长印动员女婿献出了800棵绿竹柳……
乡村振兴,不是一日之功,也非一个部门可为。在唐山,农业农村部门一家抓农村的局面已经改变,市县两级几十个部门共同发力,“治理共同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山叶口景区准备升‘5A’,发展空间却受限;山叶口村民想致富,却缺少方法、手段。”迁安市大五里乡副乡长王鹏飞介绍,县乡有关部门共同“把脉”之后,变原来的相互制约为几方合力,共求破解之策。
而今,景区参与投资,村里回收21处老房子,共同打造起特色民宿;村里腾出80亩土地,建设智慧生态型停车场入股景区,停车难开始缓解……
顶层推进、政策支撑、资金聚合、示范引领……唐山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出的“七项机制”,激活了一池春水。
8月5日晚8时,迁安市万宝沟村村民苏银按时打开电视:“你瞧,这是我们村的账单,大到几万元的修路工程款,小到几块的办公用纸钱,都列在了开支原始凭证清单上,清清楚楚!”
始于万宝沟村的这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已在唐山全面推行。各地也在不断创新建设各具特色的治理载体:迁西智慧监管平台覆盖全县90%以上区域,乐亭县473个村实现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丰南“一制三好”工作法让群众成为裁判员,玉田“网格化管理”成为社会稳定助手……
当一项项“沾泥土、挂露珠”的新探索不断涌现,活力和创造力正在唐山广阔乡野间迸发,一首首振兴“交响曲”开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