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来,贵阳市农业农垦集团公司着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起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为关键环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搭建起集生产、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零售终端于一体的农商一体产业链,畅通了产销衔接各环节,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建平台,解决扶贫农产品“有市无场”的难题
一是组建市场主体。为统筹各方力量,打通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贵阳市将原贵阳农投集团重组为贵阳市农业农垦集团公司,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4.2亿元。旗下全资子公司13家,控股公司2家,参股公司6家,合伙企业3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利润3371万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
二是建强销售网络。2017年至2019年,组织星力超市、合力超市、北京华联、地利生鲜、宾隆超市、美兴佳超市、信宜佳等大型连锁超市纳入惠民超市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成惠民生鲜超市154个,覆盖贵阳市89个社区,覆盖率达93.7%,每家惠民超市设立不少于100㎡的“贵州绿色农产品产业扶贫销售专区”。自惠民超市建设以来,累计销售本省农副产品57241吨,累计采购贵阳市结对帮扶的12个贫困县农副产品5958吨,解决全省66个县贫困人口就业700余人。
三是建成流通平台。投资32亿元,建成占地866亩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入驻商户3000余户,开放蔬菜交易区89822㎡,水果交易区 110800 ㎡,肉类交易中心 23336㎡,食用菌交易区23107 ㎡;配套建成 82400㎡的冷库,30521㎡的中央大厨房,28000㎡的大型商超分拣、配送中心。园区内设2.2万平方米的“贵州扶贫农产品销售专区”,为全省88个区(市、县)的扶贫基地提供“免铺位租金、免农产品进场费、免铺位使用履约保证金”的专用交易档口。由各区(市、县)推荐入驻扶贫专区的扶贫基地、合作社共计100余家,涉及种植面积约20万余亩,带动农户2.5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0000余人。累计交易本省农副产品25.35万吨,直接销售“9+3”帮扶区(县)农副产品2.35万吨。
搭网络,有效解决农产品“买贵卖难”难题
一是构建大中小微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154家惠民生鲜超市为终端门店,50个集线上订购、线下自提、自动售卖、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社区智慧微菜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因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实施,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交易的农副产品价格低于同类市场的20%左右。
二是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补齐我市在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周转型冷链物流的短板,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组建了市驹马惠民物流有限公司,拥有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车辆200辆,占全市生鲜冷链车总量的67.6%;建成综合库容8万吨的现代化大型冷库,容量占全市的16.3%。
三是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拓展市场。省外市场重点开发粤港澳大湾区、上海、长沙、武汉、成都、重庆等15个消费市场,在广州、上海、长沙等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建立稳定的中高端农产品供销关系,通过省内外展会和直采直销渠道,优化“黔货出山”通道,通过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组织销往省外的本省农产品达5000余吨。
畅产销,有效破解扶贫农产品销路难题
一是深入开展“农超对接”。积极组织惠民体系各大商超采购商深入全省各生产基地进行产销对接,开展优质农产品进惠民超市推介活动10余次。2017年以来,惠民生鲜超市累计采购本省农副产品5.72万吨,采购金额5.51亿元。
二是深入开展“农批对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作为“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园区商户深入走访了长顺县冗雷村、修文县六桶镇凉井村、开阳县毛家院等20余个贫困村,实地考察了威宁县“三白”基地、七星关区团结乡蜜本南瓜基地、大方县黄泥塘镇水果萝卜基地、纳雍县库东关乡水果萝卜生产基地、罗甸县边阳镇栗木村红薯种植基地等100余个种植基地,深入开展产销精准对接,累计帮扶种植基地销售农产品8000余吨。
三是深入推进“农校对接”。建成30521㎡的中央大厨房,日产能为净菜10万人/天,毛菜10万人/天,熟食3万份/天,为开阳县、云岩区等地15所学校提供盒饭;为开阳县49所、修文县 41所,共90个学校配送食材,蔬菜日采购量约60-80吨,并优先采购本省农副产品。目前日产能正逐步提升,组织面向全市学校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