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正在华亭煤业有限公司捐建的老乡牧业合作联社里喂牛。
甘肃省静宁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静宁县紧跟全国扶贫节奏,贫困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建档立卡的16.09万人减少到目前的334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8%,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验收核查,2020年3月3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静宁县退出贫困县行列,实现整体脱贫。
今年以来,静宁县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探索加快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精准帮扶夯基础提质效
“静宁县实现脱贫摘帽,离不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武清区、华亭煤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和政府的真诚帮助,静宁人民将永远铭记!”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的话语里满是感动。在静宁县的乡村走一走,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中投帮扶、武清援建的字迹。牛棚、苹果育苗基地、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的扶贫车间、生态造林基地……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帮扶干部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有效对接、分析研判、重点发力。
从2018年开始,该县甘沟镇贫困果农李清义就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保险+期货”学习,并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给苹果买个价格保险,心里踏实,今后每年都要参加保险,这样收入就有了双保险。”疫情之下,“保险+期货”作用凸显,当时李清义家有不少优质果,放在库里卖不出去,“保险+期货”项目的赔付,不仅让李清义没了后顾之忧,还让他在困难时期有了新的经济来源。
3月16日,静宁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赔付顺利完成,该项目是2019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两个苹果“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之一,覆盖全县8713名建档立卡贫困果农和3家合作社,投保数量4.6万吨,共赔付资金1676万元,贫困户人均赔付1676元。中国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共炎告诉笔者,中国银河证券党委在中投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静宁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2亿元,“保险+期货”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为稳定果农收入、助力脱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自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各帮扶单位和静宁县党政领导共商协作、共谋发展,签订了帮扶意向协议42个,涉及产业、教育、卫生、种养殖等多个领域,一个个中投理念、武清模式、华煤项目……相继落地静宁,让静宁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信念更坚定、力量更充足、基础更扎实。
创新载体贴民心扶志智
“大家都希望能够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大家也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界石铺镇李堡村的贫困户孙永安说,“只盯着国家的政策,你享受了我没有享受到就认为不公平,不思进取、不劳而获,认为穷是天经地义,这种思想要不得。”
孙永安的话切中一些贫困群众的症结,面对部分群众“不想脱贫”“等靠要”等思想,八里镇靳坪村驻村帮扶队员王荣在她的扶贫日记里写道:“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姚录录这样坚强乐观、勤劳努力的人给了所有人无穷的力量,他靠自我‘生长’赢得尊重。”姚录录是贫困户,视力三级残疾,妻子智力三级残疾,帮他做顿饭都比较困难。他一个人打理15亩地,还应聘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去年,姚录录开始动工修房,如今住进了新房子。姚录录说:“我不怕苦,虽然背了点债,但有各级领导的帮助关怀,心里也高兴踏实,住着新房子干活有劲,生活也有奔头。”
坚持“领出去学、请进来讲”是扶智的主要途径之一,静宁县鼓励驻村帮扶工作队、乡村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赴兄弟乡镇看脱贫成效、学致富门路。威戎镇杨湾村群众李芙娥,参加了由镇村帮扶队组织的去苹果种植大乡镇观摩后,坚定了依靠苹果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还撰写了900余字的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观学习,我消除了犹豫不决、舍不得投入的顾虑,以后我会放心大胆地把苹果树种得更好。”李芙娥信心十足地说。
6月10日,甘肃省委宣传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内生动力示范活动暨静宁县精神扶贫“六个一”示范活启动,静宁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致富带头人、脱贫之星等用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乡土话,讲述自身脱贫致富经历与酸甜苦辣,激发贫困群众学习先进、崇德向善,提升自主脱贫的精气神。
近年来,静宁县统筹各方力量成立了理论政策宣讲、民风引导等10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公益爱心服务等为重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健康卫生宣传、义务诊疗等活动300多场,引导“一缕阳光”“手拉手”等公益爱心组织和德美、农商银行等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金秋助学”帮扶,发放助学资金710余万元。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形成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舆论氛围,提升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业”并举拓宽致富路
唯有产业富民久。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场“输血变造血”的深度变革演绎在静宁大地上。静宁县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靠劳务”的思路,形成了“户均2亩果、1头牛和1名务工人员”的产业格局,“牛、果、劳”三业并进,让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我种了挖,挖了种。这块地已经是第三遍种植苹果,去年卖了5000元,比种农作物强多了,现在要开始好好管理了。”甘沟镇水坪村村民窦岁平说。甘沟镇苹果产业推广较迟,为了让群众尽快认识并接受这一产业,乡、村干部带头栽种果树。目前,全镇适宜区果园面积达7万亩,其中挂果园3.5万亩,果品总产量将达2.5万多吨,人均果品收入过千元,今年又新植果园2000多亩,免费发放树苗对各村的断档果园进行补植,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
走进四河镇老乡牧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牛舍里,育肥牛正悠闲地吃着饲草。该养殖小区负责人介绍,小区饲养肉牛120头,采取统一购牛、统一养殖、按比分红的经营模式,合作社还流转土地120余亩,种植饲草玉米。
由于旱作农业种植面积大,群众以往就有养牛的传统,四河镇因势利导,通过“能人引领办好企,加大帮扶建好厂,整合资源用好棚,产业扶持种好草,集聚合力养好牛”的措施,建办养牛企业、养殖小区9个,饲草加工厂2个,百头示范社5个,成立了村级养牛合作社17个,组建了老乡牧业合作联社,通过“合作联社+”模式,扶持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养牛,目前全镇牛饲养量超过1万头。
今年以来,静宁县开展网上招聘活动24场次,加强与酒泉、玉门等用工重点地区劳务对接,推送就业岗位2.39万个。涧沟村的闫振宁是家中的顶梁柱,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去年9月份和村里的另一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华煤集团公司务工,他每月除去生活开销,能存下4000多元,去年底顺利脱贫。目前,全县依托智慧劳务平台,共摸排有输转意愿劳动力9.5万人,累计输转劳务7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2.3万人。
“脱贫‘摘帽’只是第一步。”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说:“接下来,静宁县将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担当好从帮扶脱贫逐步向振兴乡村过渡的重任,助推贫困户长远稳定脱贫致富,保证奔向小康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