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辽宁东港:小草莓变增收“大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25
内容摘要:近年来,辽宁省东港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科学种植,把草莓产业打造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

近年来,辽宁省东港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科学种植,把草莓产业打造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19年,东港市草莓生产面积达到14.8万亩,总产量达23万吨,产值高达46亿元,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左右。在当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草莓品牌大会上,经专家评选,“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到77.5亿元,在中国各草莓产区中位列第一,东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草莓第一县”。

据介绍,约60万人口的东港市,现在有近10万户农民、2000多名经纪人和上百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小草莓”已成为带动东港民众就业增收的“大引擎”。

“政府的草莓专家对我们非常好,我们种植技术上有问题,半夜都可以打电话向他们请教。”马家岗村的草莓种植户蔡友贵告诉笔者,草莓种得好,和专家的指导分不开。辽宁草莓研究院副院长刁玉峰说,这得益于东港市近年来在草莓种植科学技术上的重视。

2013年,东港市成立了集草莓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生产及草莓保鲜包装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为培育种苗,东港市建立了三级育苗体系,年生产优质脱毒原种苗可达10万株,经过扩繁可以满足上万亩设施生产用苗。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占地近10亩的草莓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近170个草莓品种资源,为品种选育、技术研发等提供基础支撑。

为了攻克草莓种植技术难关,东港市注重引进“外脑”。当地成立了草莓院士专家工作站,定期有7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前来指导草莓科学研究。2018年,工作站还牵头整合国内1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成立辽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加强技术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现在许多东港农民也成了种植草莓的行家里手,是小有名气的“土专家”。“上个月我们的‘土专家’还受邀去山西省长治市做草莓生产技术指导。”刁玉峰说。

站在东港市单体规模最大的草莓农场——玖玖农场里,农场总经理徐岗说,通过采用冷冻苗技术,东港草莓成熟时间和上市时间大大提前;草莓大棚通过智能化设备提供草莓生长需要的生态环境,使草莓品质、口感大大提高。“2013年建农场时,东港草莓才9元一斤,去年我们农场的草莓最高卖到了120元。”

笑称“大轿抬我也不愿去城里”的蔡友贵跟笔者讨论起了草莓全国市场一体化,“以前种水稻的时候觉得海南岛离我们可远了,现在看来也不过6个小时的飞机。”

56岁的吴家村村民李盛飞此前一直靠打零工谋生,“打零工没有安全感,头天没找到活,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她说,3年前有了自己的草莓大棚,日子有奔头,睡觉就踏实了。现在家里靠种草莓一年能挣40万-50万元,还雇了10个工人,带着他们一起奔小康。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辽宁东港:小草莓变增收“大引擎””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02/783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