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产业兴旺 鼓起农民“钱袋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66
内容摘要:石磨面粉厂、葡萄种植采摘园、甘薯基地、食用菌产业园走进天津的农村,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勾勒出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

石磨面粉厂、葡萄种植采摘园、甘薯基地、食用菌产业园……走进天津农村,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勾勒出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查看小麦长势,指出天津要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近年来,天津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坚持“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理念,突出现代农业特色,塑造农业产业品牌。同时,通过结对帮扶困难村的方式帮助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

“2014年,我们建设了8座灌泵站,安装11台水泵,铺设了2.8万米管道,让小麦丰收有了保障,小麦亩产连续7年超1000斤。”在丁家瞿阝村的金河滩石磨面粉厂,村党支部书记张宝军告诉记者,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市、区两级政府在2015年投资225万元,在村里办起了石磨面粉厂。

在面粉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7台电动石磨正在不停转动着,麦子经过破碎、碾磨等数道工序,就成了麦香浓郁的面粉。“现在面粉厂日产能力有4000斤,每斤市场售价5元左右,销往北京和天津。”面粉厂厂长周茂云介绍,村民可以直接把麦子卖到这里,不但省事,而且面粉厂的收购价格还比市场收购价高8分钱,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眼下正值葡萄收获的时节,丁家瞿阝村的葡萄种植采摘园里,藤架上的葡萄颗颗个大饱满。据张宝军介绍,为提高村民的收入,镇、村经多次考察,决定引入发展适合当地土壤、经济效益较好的大棚葡萄。2014年,丁家瞿阝村建起了150余亩大棚发展葡萄种植。

“以前,我家里种了6亩小麦和玉米,每年每亩只能收入1000元左右,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到手6000元。2014年,我响应村委会号召,种植了3.3亩大棚葡萄,区、镇两级政府出资帮忙盖好了大棚,现在每年每亩地能挣1.5万元,一年下来能赚5万元。”葡萄种植户杨振刚告诉记者,除了对外售卖葡萄,村里还发展了葡萄园观光采摘。一到周末,常常有市民开车过来采摘葡萄,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500元。

几年前,丁家瞿阝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现在,村集体通过面粉厂、出租棚室等每年收入可达100万元,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7年前的1.6万元涨到了现在的2.7万元。

多元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反哺”乡村民生

在西青区精武镇付村,记者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村庄,这里没有田园风光和袅袅炊烟,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齐的现代小楼和美丽的广场、公园。

“付村的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起步于2013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商业租赁、物业服务、土地开发合作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付村党总支书记李成达告诉记者,村里紧紧抓住毗邻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新建商业街,2019年全年租赁收入有1530多万元,村物业和天津师范大学物业全年收入1000多万元,土地开发合作全年收入3500多万元,其他收入770多万元,全年合计总收入6800多万元。

付村的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如何利用这些资金发展民生、服务村民,如何切实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才是根本。在付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付村打造的基层治理智慧平台。据介绍,平台可对接村里的智能垃圾桶,帮助垃圾分类,还有图书借阅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等诸多功能,方便村民日常生活。此外,付村党群服务中心还配有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乐器室等多个村民活动室。

“跟过去比,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升。我现在还经常参加村里的娱乐活动,和街坊邻居一起来服务中心跳舞,家里小孩也来这儿学乐器、学书法。”今年66岁的村民张秀婷对记者说,10多年前,她给工厂做饭,一个月就挣500元,生活过得很拮据。2006年,村里给每家每户分了楼房,之后每年都发分红、过节补贴、养老金、失地保险金等,她现在每年能拿到好几万元。

李成达告诉记者,付村还建有老人食堂,方便无人照顾的老人用餐。村内建有幼儿园,本村的幼儿免费接受教育,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付村全年福利费用总支出有1700余万元。

结对帮扶困难村 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近年来,宝坻区通过结对帮扶困难村产业项目,为困难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发展壮大困难村集体经济。”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于学生介绍,该区采用了“帮扶+龙头企业+主导特色产业+农民创收”的模式做实产业,其中史各庄镇利用帮扶资金与丰华裕隆公司合作的甘薯项目,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2018年开始,丰华裕隆公司在史各庄镇16个困难村对100户困难群众进行产业精准帮扶,为每户免费提供优质甘薯种苗,通过指导生产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了产品收购,直接为农户增加收入500多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

不止宝坻区,在天津各地,结对帮扶困难村产业的工作都在进行中。在蓟州区出头岭镇双河湾食用菌产业园的大棚内,63岁的村民朱凤华一边干活儿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我一直做小工,到处找活儿干。收入只能基本保障生计,我和老伴儿只能凑合过日子。现在,我天天来食用菌产业园干活儿,这里的工作稳定有保障。1小时10元,工资日结,从不拖欠。我用攒下来的钱,把家里低矮的老房子修建成了1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

据出头岭镇官场村党支部书记张志聪介绍,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出头岭镇按照“全区统筹、乡镇主责、利润返村”的产业发展机制,培育壮大食用菌等产业项目,经营利润“反哺”到村。双河湾食用菌产业园是区镇统筹资金,由出头岭镇统一运营。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来村里招人做工。只要想干的,都能解决就业,每月收入2600元左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产业兴旺 鼓起农民“钱袋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02/783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