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粒“红缨子” 酿成十里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01
内容摘要:育种专家在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红缨子育种基地察看红高粱长势。最美的夏天,不在山川河流间,不在唐诗宋词里,而是黔北仁怀田间地
一粒“红缨子” 酿成十里香

 

育种专家在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红缨子”育种基地察看红高粱长势。

最美的夏天,不在山川河流间,不在唐诗宋词里,而是黔北仁怀田间地头那斑斓的色彩。眼下正值贵州省仁怀市主导产业有机高粱的灌浆成熟时节,车行乡间,目光所及,一片片高粱如火把般把山野沟壑染成了红色,火红的穗子铺满大地,随山风摇曳,构成一幅幅色彩艳丽的丰收画卷。

在茅坝镇官院村的高粱基地里,受全国农技中心委托,来自贵州省内的种业专家正在高粱地里整体巡检,样点抽检,并对红缨子高粱205亩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基地进行巡检,随机抽取36个样点进行检验,实测结果,种子生产田品种纯度实测值为99.9%。

“高粱对于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是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田间检验的数据表明,贵州高粱种源即将成为获得认证的品种,走出贵州,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向青云说。

姻缘:茅台酒的源,就在一粒红高粱身上

穿越历史,当曾经沧海桑田,隆起为赤水河流域那一片片高山峡谷,涓涓清流汇聚为一条白练,在峡谷飞越回环。朗朗乾坤间,世居土著濮人在茅草台高声吟唱,向苍天大地敬献美酒,祭祀先祖。

茅台酒的源,就在那一粒粒红高粱上。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糯高粱的红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耐蒸煮,好像专为酿酒而生,离了它茅台酒酿出来也不是原来的风味了。

“只有在赤水河周围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生长的红高粱,才能酿制出品质卓越的茅台酒,这也是茅台酒不可复制的原因之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研究员邵明波说。

切开一粒糯高粱,断面为玻璃质地,硬质、干燥、半透明,这样的质地,决定了它能经受茅台酒的加工工艺。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达,专家们才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外表毫不起眼的小高粱,糖分、单宁、角质比例合理,淀粉含量达66%,其中支链淀粉占90%以上,为其他高粱品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作为酿酒主要原料的红高粱,衡量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其品质越好。

坚守:一株高粱种倾注34年艰辛探索

走进贵州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品种资源库,仿佛进入了红高粱的王国。一排排高架上挂满了高粱穗子,每一束穗子上都打上地方品质资源的数量和日期编码。

从亩产75公斤到300多公斤,从一般到高品质,贵州仁怀的酿酒高粱历经了漫长的科研历程。

“从1999年收集小红缨子优良单株,到2005年原原种繁殖,2007年酿酒实验,2008年良种生产、推广,再到被确定为茅台酒的专用生产高粱,十年磨一剑。如今的红缨子已成为全国酒用高粱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一酒用高粱品种。”贵州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涂佑能说。

20世纪80年代,仁怀当地高粱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茅台酒厂的发展需求。1986年,为保证茅台酒的原料供应,原农牧渔业部决定在仁怀建高粱基地。仁怀对此高度重视,安排农技干部立即着手对地方高粱品种进行筛选。

同年,涂佑能从原遵义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到原仁怀县三合区农推站工作。第二年,涂佑能参与了高粱品种资源的调查与筛选工作。

1999年,涂佑能等人在三合镇坝上村村民罗荣才家种的名为“牛尾砣”的高粱品种中发现了一株优良异形单株。“那株长势特别不一样,穗形比较大,在整片高粱地里格外显眼。”这一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同年,在原仁怀县合马镇,发现了名为“小红缨子”的优良异形单株高粱。他们将两者一同作为育种材料,进行高粱新品种系统选育与杂交选育工作。

“每年7至8月份,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也是高粱抽穗扬花灌浆的时候,同时也是我们最为忙碌的时候。”涂佑能说,十余年寻觅良种的过程,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一天行走30多公里的山路,穿行在仁怀大地上,共收集到160余个本地优质品种资源;野外遇到狂风暴雨,无处躲避,任由雨水湿透衣裳。对此,他轻描淡写地说:“这几乎是所有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通病’。”

涂佑能告诉记者,从发现“牛尾砣”“小红缨子”优良异形单株开始,通过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探索、艰苦试验,“红缨子”高粱最终培育成功。该高粱品种糯性好,籽粒坚实、饱满、扁圆形,千粒重20克左右。其颜色为红褐色,粒小皮厚,淀粉含量65%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这一高粱品种,成了适合贵州酱香白酒酿造工艺及国酒茅台指定的唯一酒用高粱。2015年11月,“红缨子”被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产品,是全国第一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高粱种子。

希望:红高粱“种”出火红日子

红高粱是仁怀市农村的支柱产业,从一粒粒红高粱到一杯杯醇香的美酒,有机高粱一头系着茅台酒的品质担当,一头连着农民的增收保障。近年来,随着酱香白酒产业的蓬勃兴起,作为酱香白酒主要原料的高粱产业也欣欣向荣。

茅坝镇作为仁怀的传统农业大镇,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镇有机高粱种植面积2.6万亩,覆盖群众4400余户,其中贫困户有619户。今年全镇预计高粱产量8000吨,产值可以达到7400余万元。

茅坝镇杨柳村高粱种植大户刘泽鹏告诉记者:“今年家里种了10亩地的高粱,按照现目前的情况来看,每亩土地可以收400公斤到450多公斤高粱,可以卖3.5万至4万元。”

贫困群众石照亮是当地有机高粱种植获直接补助政策的受益群众之一。7月的贵州,骄阳似火,每天石照亮都要到高粱地里转一圈。他说:“前段时间雨水充足,这两天天气好,正是灌浆的好时机。今年的高粱是种植高粱以来品质最好、产量最高的一年,再加上拿到种高粱的补助,收入相当可观。”

为促进高粱产业发展,近年来,仁怀市成立了147个专业合作社种植高粱,整合村社资源,保障种植农户的利益,进一步减少群众负担,提高高粱品质。“从种植到销售,都由合作社统一指导,订单式种植;由政府给农户提供免费的有机高粱种子、生物制储备剂等生产物资扶持,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群众只需要按时管护即可。”仁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进说。

红高粱是茅台酒生命的起点,茅台人十分珍视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把种植红高粱的田间地头称为茅台酒生产的“第一车间”。

茅台集团长期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有机高粱,近年来更是将收购价提高到9.22元/公斤,是其他高粱的好几倍。同时,今年茅台集团更是拿出27亿元,用于高粱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更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典案例。

为了让科研成果得到更好地转化,造福于民,2012年涂佑能组织成立了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协会负责聘请专家对各基地进行技术培训、科普讲座、科技研讨等,培训人次达2.5万人次以上……同时发放技术资料、技术光碟,普及科普知识,推广红缨子高粱种植新技术。

“今年,仁怀市共种植有机高粱30万亩,覆盖群众4.42万户。其中贫困户7700户、2.1万人。产量预计可达9万吨,高粱价格提升后,预计产值可以突破8.28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高粱产业成为酒都群众叩开增收致富门的‘金钥匙’。”仁怀市副市长胡杰说。

“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茅台酒已成为中国人舌尖上的极致享受。如今,赤水河谷漫山遍野的红高粱正虔诚地低着头弯着腰,等待着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极致考验,只为成就每一滴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茅台酒。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粒“红缨子” 酿成十里香”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01/782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