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四合”路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56
内容摘要:近年,各地纷纷抢抓政策机遇,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围绕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

近年,各地纷纷抢抓政策机遇,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围绕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等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以昭化区的实践以及研究分析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来看,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应坚持走要素整合、种养结合、三产融合、主体联合的“四合”发展路径。

突出要素整合,走产业升级的路子。以科学规划集聚发展要素。要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发展理念和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布局产业类型,合理规划种养循环、加工物流、科技推广、益农服务、休闲观光等功能板块,系统配套田、水、路、电、通信的“五网”基础设施,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以财政资金撬动多元投入。要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或搭建专门的资金整合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统筹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园区建设。同时,要通过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尤其是工商资本投入到园区。以院(校)地合作强化科技支撑。要加大地方政府或园区同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搭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带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突出种养结合,走绿色循环路子。要积极推动种养技术绿色化。加强对一般农户、种养殖大户的宣传引导,逐渐将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和模式转变成绿色、科学、正确的种植养殖观念和模式。加强绿色种植养殖技术的指导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节药植保机械精准施药、科学疫病预防等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的安全性。要积极推动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坚持政府支持与市场化、产业化相结合,通过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引导和激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废弃物利用产业,带动农业废弃物利用产业化发展,同时,健全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户收集、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运输、企业处理模式有效运转。要积极推动种养循环模式多元化。以“农业废弃物集中加工”为纽带,推行“畜禽粪污+有机肥加工+种植业利用”“种植业废弃物+饲料加工+畜禽喂养”县域大循环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推行“生态养殖小区+沼渣(沼液)+绿色种植基地”园区中循环模式;以“户用沼气”为纽带,推行“畜禽+沼气池(化粪池)+果园(菜园)”庭园小循环模式;以“共生关系”为纽带,推行“稻+鱼(鸭)”田间微循环模式。

突出三产融合,走高质高效路子。以农工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要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配套的初加工生产体系,开展农产品清洗分选、冷藏保鲜、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行动。实现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促进了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融合发展。以农商融合延伸产业供应链。要依托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整合益农信息社资源,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业态。开展“农超对接”活动,吸引大型超市主动在园区农产品基地进行直接采购。以农旅融合提高农业效益。要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引领,通过整合田园景观、乡村美食、民俗文化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聊慰乡愁、表达乡愿和修养身心的休闲旅游服务,获取农业生产以外的更高经济收益,吸引农民回归农业和农村,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突出主体联合,走抱团发展路子。要大力引培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带着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经营理念进驻园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同时,积极培育本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生力军”。要推动形成组织化经营格局。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合作社搭桥梁、社会化服务组织作支撑、龙头企业抓两端的经营体系。引导企业业主、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各类主体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合理分工分业,实现农业科技、品牌、金融和社会化相结合,有效破解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种地”、生产“谁来服务”的难题。要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园区农户建立“订单收购+按产分红”契约生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股份合作、“托管代养+产品分成”就业带动等多种合作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主体带动稳收、延展链条增收、产业融合创收、就地就业保收”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农户聚在产业园、富在产业链。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四合”路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829/7826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