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三大主粮供给足价格稳有保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3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207
内容摘要:在连年丰收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下三大主粮供给足价格稳有保障当前,三大主粮供应有没有保障?粮价走势如何?据了解,稻米价格涨跌

在连年丰收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下——

三大主粮供给足价格稳有保障

当前,三大主粮供应有没有保障?粮价走势如何?据了解,稻米价格涨跌互现,新粮上市后,粮价将围绕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上半年,小麦价格出现两次阶段性上涨,随着新麦上市,小麦价格整体呈现季节性回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企业补库存影响,四五月份玉米价格加速上涨;但在临储玉米拍卖、饲用谷物原料进口增加的影响下,后期继续上涨可能性不大。

作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稻米、玉米价格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上半年,小麦价格曾出现两次阶段性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个别地区、个别品牌大米一度上涨。四五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加速上涨。此前价格为何略有波动,后期粮价走势又会如何?多位专家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三大主粮供给充足,后市价格将以稳为主。

稻米价格涨跌互现

水稻是中国人的第一大口粮。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5月份早籼稻、晚籼稻、粳稻市场收购价格分别为2.41元/公斤、2.56元/公斤和2.77元/公斤,分别比1月份上涨1.2%、2.1%和5.8%;早籼米和晚籼米批发价格分别为3.62元/公斤、3.96元/公斤,分别比1月份下降1.6%和3.9%,粳米批发价格4.34元/公斤,比1月份上涨17.9%。

“可以看出,国内稻米价格涨跌互现,籼米跌、粳米涨。”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说,籼米多用于工厂、学校,由于疫情管控,集团客户消费大幅下降,籼米价格下跌。粳稻产区集中于东北,消费在全国,由于春节前价格偏低,农户普遍惜售,节后疫情防控力度加大,各地物流不畅,加工企业库存消耗较快,收购渐趋活跃,推动价格上涨。

综合国内产销情况,方福平预计后期国内稻谷价格走势总体稳定。“从生产看,我国水稻单产稳步提高,稻谷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今年早稻种植面积7145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的下滑势头,预计中晚稻面积也将稳中有增,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消费看,近年来消费者对肉蛋奶菜等消费明显增加,对大米的直接摄入量有所减少,但是稻米作为中国人的重要口粮品种,年度间消费变化很小。”

稻谷市场价格受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明显。国家从2004年开始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今年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1元/斤、1.27元/斤,均比2019年上调1分钱;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3元/斤,与2019年持平。从往年情况看,新粮上市后,市场价格基本都围绕着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

新麦上市价格回落

作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小麦价格变化也备受关注。往年春节过后,小麦价格走势多偏弱,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购销节奏。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分析师刘锐告诉记者,上半年,小麦价格出现两次阶段性上涨,目前夏粮已丰收到手,随着新粮逐渐上市,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基本平稳,预计后期将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优质优价特征将会较去年明显。

5月中旬,随着新麦上市,陈麦市场逐渐冷清,小麦价格整体呈现季节性回落。5月底,河南地区新麦收购价为每吨2220元至2300元,陈麦收购价为每吨2240元至2300元,新陈小麦趋向同价。同时,近期面粉行情进入淡季,面粉企业小麦需求量减少,5月27日政策性小麦计划销售405.8万吨,实际成交仅7.18万吨,成交率仅为1.77%,周度成交率连续下滑,企业采购节奏放缓。

“今年国家继续在6个小麦主产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为每吨2240元。湖北自6月9日、安徽自6月10日、江苏自6月12日起已启动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计随着各地新麦相继上市,新麦市场较为活跃,且新麦价格优势明显,直接冲击陈麦市场。”刘锐分析说,从近期已上市的新麦购销来看,虽然部分大型企业启动挂牌比较早,但实际收购量并不多,而且随着收获范围扩大,面粉企业的普通小麦挂牌价也在持续下调,基本与最低收购价接轨。

“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缺乏基础。”刘锐表示,我国小麦连年丰收,产大于需,进口主要为了品种调剂,2019年小麦进口量仅占当年产量的2.6%。我国小麦库存足够满足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最近完成的全国粮库大清查也表明,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账实基本相符、质量总体良好。各省份已建立了“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储企业—存储库点”的三级储备体系,确保了全国粮食稳定供给。综合判断,疫情对我国小麦市场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预计后期小麦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玉米补库存已完成

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冲击,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四五月份价格加速上涨。据监测,1月份至5月份,国内产区、销区玉米批发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1900元、2072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0元和80元。从月度价格变化看,2月份至5月份,产区价格环比分别涨2.2%、0%、4.3%、4.1%;销区价格分别涨3%、-1.0%、1.9%、2.9%。产区价格领涨销区。

前期玉米价格为何上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程广燕分析,主要原因是企业建库补库、贸易商囤粮惜售与疫情防控叠加。一方面,企业库存捉襟见肘,被迫提价收购。受疫情防控影响,3月底玉米加工企业库存大量消耗,在企业入场提价收购推动下,四五月份出现上涨行情。另一方面,贸易商囤粮待售也助推了价格上涨。受疫情影响,粮价不断上涨,贸易商囤积惜售,不断助推玉米价格上涨预期。

“综合评估生产、库存、进口因素,后期继续上涨可能性不大。”程广燕说,一是临储玉米拍卖将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已知的合计1200万吨临储玉米拍卖,一旦进入市场将瓦解贸易商囤积惜售的心理,扭转玉米供需偏紧态势。二是饲用谷物原料进口增加将稳定市场信心。据海关统计,1月份至4月份累计饲用谷物原料进口440万吨,同比增长4.7%。三是稻谷、小麦替代将压制玉米价格上涨。5月底,小麦由南至北集中上市,小麦替代玉米饲用消费的价格优势显现,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新麦陈麦都可能替代玉米的饲用消费。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分析师王东杰认为,企业利润转薄也会拖累玉米价格再度上涨。工业消费方面,当前玉米淀粉类产品消费低迷,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给深加工企业造成较大压力,企业开工率偏低,如果价格再度上涨,将导致消费水平下降,进而抑制玉米价格上涨。饲用消费方面,尽管生猪产业正有序恢复,但当前禽蛋禽肉价格下跌明显,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将加大饲料养殖企业的成本压力,企业利润降低会减少玉米消费需求,进而抑制玉米价格上涨。(记者 乔金亮)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三大主粮供给足价格稳有保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713/705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