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湖南:新农人,稳稳挑起“金扁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42
内容摘要:6年前,湖南省隆回县麻塘山乡的舒利,干过一件傻事。隆回金银花遭遇行业严冬,他逆势而上投身金银花种植、加工。如今,他创办的

6年前,湖南省隆回县麻塘山乡的舒利,干过一件“傻事”。隆回金银花遭遇行业“严冬”,他逆势而上投身金银花种植、加工。如今,他创办的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三高”企业,隆回金银花重现活力,18万户种植户跟着受益。

4年前,郴州市汝城县的宋柳兵,做了一个决定。他卖掉上海的房子,放弃白领生活,携妻子回老家种辣椒。返乡后的他,为农户示范辣椒种植新方法,还带来销售新理念,日子过得比辣椒还红火。

3年前,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的罗琼,丢下“铁饭碗”。曾是军转干部的他,辞掉城里的稳定工作,在吴山村养起了小龙虾。如今的古村吴山村,一池春水被激活,游客既能寻古迹品古韵,还能钓小龙虾嗨翻天。

他们,是三湘大地涌现出来的“新农人”。在奔向全面小康路上,正是他们,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模式,为老产业注入新动力,为老农人植入新思维,让老村庄焕发了新活力,带领乡亲稳稳挑起现代农业“金扁担”。

为老产业注入新动力,致富金银花长盛不败

隆回西北部小沙江地区有3个乡镇——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乡、麻塘山乡,这里平均海拔1350米,海拔不是很高,但小气候特殊,每年的寒露风来得极早,种水稻十年九不收,这里的百姓曾靠国家救济度日。

出生在麻塘山乡的舒利,一辈子也忘不了小时候吃不饱饭的苦日子。后来,历史被山上的金银花改写。20世纪70年代,随着野生金银花开始被人工栽培,隆回百姓吃上了饱饭。

1992年,16岁的舒利和父亲在野外意外发现一株变异植株,并在这基础上培育出了第一棵永不盛开的金银花,这个品种花期长、产量高、好采摘、易管理。“这一品种,把以前金银花的亩产从50斤提高到140斤。”舒利说。

金银花成了“致富花”。鼎盛时期,全县金银花种植达21万亩、年产干花1.2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隆回被原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由于当时的家庭作坊式种植,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分散的经营模式缺乏引导和监督,出现了重效益、轻质量的行为。而200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修改《药典》,将包括隆回在内的西南地区种植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自此,金银花价格一落千丈,农户的“致富花”变成“伤心花”,不少农户不得不挖树弃种。

“隆回人用心血浇灌的金银花不能就这么‘败了’!”隆回金银花产业跌到谷底之时,在外从事了多年金银花销售的舒利毅然返乡创业,用保底价收购金银花。他告诉农户,没有哪个地方比隆回更适合种金银花,这个产业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苦练“内功”加以解决。

痛定思痛,舒利决定,要用新技术重振隆回金银花产业。他成立了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立了从金银花种质收集、良种选育、标准化整治推广、干花加工流通、高纯提取技术应用、食品研发产销到衍生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经营的全产业链模式,成为具有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三高”企业。

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金银花种质资源与综合利用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金银花种质资源库。记者在位于该公司的金银花种质资源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看到,60多个金银花新品种正在选育。“我们通过基因重组,选育出抗病虫害、树龄长、有效成分高的高产优质品种。”舒利说。

而另一边,金银花标准化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刚刚采摘下来的金银花,通过烘干、冷藏等工序后,被加工成中药材、金银花茶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公司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共带动贫困户5078户,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515人,金银花种植人均收入5300元以上,同时,公司惠及产区18万种植户,为当地金银花产业增值5亿元以上。

给老农人植入新思维,辣椒种植效益提高80%

艳红椒、朝天椒、灯笼椒、小线椒、螺丝椒……在郴州市汝城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各色辣椒如同斗志昂扬的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展示着汝城辣椒的产业实力。“这种‘辣博士’线椒超靓,卖到广东,深受欢迎;这种湘辣极早王,香辣十足,湖南人最爱。”大坪镇溪头村的种植户宋柳兵一一给记者介绍。

晒得黝黑的宋柳兵以前是上海的“白领”。看到老家的辣椒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他和妻子卖掉了上海的房子,回来从事辣椒种植。

该县县委副书记何青松给记者介绍,汝城县位于北纬25°,平均海拔600米,冬不冷夏不热,特别适合种辣椒,一年可以种两茬,老百姓一直有种辣椒的习惯。不过,以前的“老把式”种辣椒、卖辣椒,没啥讲究,辣椒野蛮生长,不分等级,如今县里通过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和“新农人”,传授给他们很多种植和销售辣椒“门道”。

“现在辣椒种植实施‘五统一’,统一种苗供应、技术指导、种植标准、保底收购、品牌营销。你看,我们示范基地的辣椒,每一株都讲究‘四门八斗’,主根上只留4根杈,一根杈上只留两根枝,这就能保证每一枝都晒足阳光,让辣椒的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宋柳兵告诉记者。

他还让农户给辣椒分出个“三六九等”。“以前农户卖辣椒,从来不分级包装,高品质也被贱卖了,现在我们自己把好分级关,高品质辣椒从每斤几毛钱卖到5块钱。”宋柳兵说,靠种植效益说话最管用,如今周边跟他种辣椒的贫困户,也有了市场意识,从科学种植到按品质分级都做得一丝不苟,辣椒种植效益提高80%以上,大棚辣椒一亩收益达到2万元。

曾经的宋柳兵,搭档的是高素质团队,如今,他给“老农”植入新思维,带着他们致富。宋柳兵觉得现在的事业更有成就感。“我付出劳动,得到相应回报,还能帮乡亲一把,很知足。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最缺的还是人才,希望更多有情怀、有干劲的年轻人能返乡创业,闯出一片天。”宋柳兵说。

让老村庄焕发新活力,游客吃喝玩乐嗨翻天

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吴山村是一个800多岁的古老村庄。青砖黛瓦、石板路加上保留完好的30余栋明末清初的老屋,吸引不少游客来游玩。

为了让游客来了既有看头、也有玩头,并更多惠及村民,吴山村引进草莓种植采摘、小龙虾养殖等农旅融合产业,而产业带头人,基本是处于“当打之年”的几位“80后”。

“幸福农场”的负责人李来友、吴幸红是一对来自外地的夫妻。2019年,他们看中村里西河风光带和“醉美吴山”的好景致,流转了110亩土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草莓种植、园林景观、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创业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今年春节,农场迎来第一个草莓采摘销售旺季,谁知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部分草莓来不及售卖就烂在了地里。夫妻二人在危机中找转机,疫情期间顺势搭建了线上销售平台,通过小区团购、会员订购和合作平台直播销售等一波操作,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游客。这不,疫情防控稳定后,农场迎来了大批采摘游客,打了个完美的“翻身仗”,同时带动当地其他农户的农产品销售。

如今,幸福农场以草莓文化展览馆、草莓科普园、高空草莓观光园、草莓DIY制作间等为内容的第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希望更多游客来幸福农场,品味幸福生活。”说这话时,吴幸红脸上乐开了花。

村子这边草莓园生意兴隆,另一边小龙虾基地热闹非凡。6月14日下午,在非凡农庄小龙虾基地,数百名游客正在田间开展捕虾、钓虾争霸赛。“在捕虾季节,这样的活动每个周末都有一场,获得前三名的‘虾霸王’免费带走自己捕捞的所有小龙虾,老板免费送!”农庄负责人罗琼底气十足地当场宣布。

底气源自哪里?罗琼告诉记者,农庄小龙虾基地通过育苗养殖方式,大大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一年可养两季虾、种一季稻,每亩产值可达万元。再加上产品深加工、餐饮连锁品牌,农庄和村民在产业链上都有收益。“关键是游客把喜悦分享在朋友圈,自然会吸引更多人来,这是给农庄做的最好的广告,怎么算账咱都不亏!”罗琼笑着说。

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传统村落为形,古老的吴山村,如今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村民笑称:“我们就是生活在小康画卷中的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湖南:新农人,稳稳挑起“金扁担””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713/7053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