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民合作社“接二连三”兴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61
内容摘要:陕西省丹凤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带上。因山茱萸产业闻名遐迩,被命名中国山茱萸名乡。2018年以来,丹凤

陕西省丹凤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带上。因山茱萸产业闻名遐迩,被命名“中国山茱萸名乡”。2018年以来,丹凤县紧抓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的机遇,让合作社奔市场、“接二连三”育产业。目前,丹凤县登记注册合作社共443家,拥有国家示范社5家,百强社5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20家,县级示范社39家,实现了全县镇、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形成了“肉鸡、核桃、中药材、食用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和“葡萄、茶叶、魔芋、光伏、电商”五大特色及新兴业态。

梯级推进——让合作社按照市场规则规范运行

丹凤县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营管理民主、财务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农户能力强的示范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推行示范合作社评审、认定工作。对已成立且正常运营的农民合作社,采取走出去“取经”和引进来指导的方式,先后联合农民科教培训中心,对各镇办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及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100余人次进行了培训;分4期组织了30多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赴江苏华西村、江西凤凰村、延安梁家河村学习交流。

打造品牌促提升。丹凤县开展农民合作社“123”品牌创建行动,即每个产业脱贫示范村至少培育1个标准化农民合作社、完成1个产品认证或基地认定、注册1个产品商标。从2018年起,重点抓住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品品牌创建、储藏加工、销售网络建设及物联网应用等资格认定和技术应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涌现出华茂肉鸡、聚农山凹凹鸡蛋、武关民乐、凯龙魔芋、华微茶叶等一批吸附群众就业能力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的典型示范。同时,依托丹凤核桃、山茱萸、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开发电商产品,鼓励采取“农民合作社+基地+网店”模式,开辟营销新渠道。

此外,县里还支持农民合作社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接,2018年至2019年,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的农民合作社共36个,注入资金1782万元,农民合作社给村集体分红约106万元。

精准施策——使合作社成为农民闯市场的命运共同体

丹凤县因地制宜,抓点示范,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大市场的技术合作和利益共享主体,形成了五种组建和运行模式。

依托基层组织推动。竹林关镇雷家洞村支部书记李书姓通过“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起竹林关凯农魔芋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村级组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创办了拥有占地38亩、投资3200万元的多功能厂房8500平方米、魔芋初加工生产线3条、气调库4000立方米,签订种植收购订单4500亩,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

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华茂牧业集团、商洛民乐集团等龙头企业发挥资金优势,领办技能培训、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农户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农户增收,并通过赊欠饲料、鸡苗、仔猪、菌种和订单回收等形式,带动农民参与生产经营。

依托特色产业驱动。丹凤县始终坚持做大核桃产业品牌,把合作社“镶嵌”在产业链上,实施核桃主题公园等三产融合项目,打造中国西部核桃交易集散中心,细心呵护地方名品和“金字招牌”。

依托科技推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形成特色鲜明的政企联动、科技推广型农民合作社。丹凤县聚农养鸡专业合作社由畜牧兽医师、科技特派员王恩厚领办,拥有成员107名,辐射带动全县4个乡镇11个村的农民成员养殖蛋鸡38万只,占全县蛋鸡总量的75%以上。合作社理事长当群主,建立了“陕西养鸡朋友交流群”,实现了蛋鸡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养殖技术等信息互通共享。

依托农村能人牵动。2008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王坤在其父母从事药材收购、销售的基础上,创办了丹凤县东兴药材专业合作社,从事树型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通过合作社的联结和市场牵引,在10个乡镇35个村组建立订单生产基地8000亩,带动农户5826户投入金银花产业。合作社与华东3家药厂和王老吉企业达成共建原料生产基地合作协议,市场前景看好。

共享共建——让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唱“主角”

丹凤县坚持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益贫带贫作用,使农民在产业链上实现稳定增收和脱贫致富,为农民合作社整县提升拓展了广阔天地。

为实现信息共享,丹凤县建立了一般农民合作社、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五级名录库,重点加强73家县级以上示范社的动态监测,并与土地流转、土地确权、产权交易等网络平台对接,实现网络信息互通,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的联结能力。

同时,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细化对各级示范社的扶持标准、扶持方式、项目申报、监管保障等措施。2018年安排农民合作社提升示范专项资金400万元,优先扶持22个示范社、10个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带动12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增收5000元。2018年-2020年,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715万元,优先扶持56个农民合作社参与产业脱贫工作,通过参股分红、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2439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引导合作社以产业或营销为基础组建联合社。土门镇将过去分散在龙泉的冬枣、高峪香椿、八十河樱桃、土门村猕猴桃等农民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了联合社,利用苏陕合作资金建起气调储藏库,打造生产、储藏、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形成了抵御风险能力更强的“产业航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合作社“接二连三”兴产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713/7052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