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会发现,这里的黑土地不仅孕育了现代化的大农场,更筑牢了中国粮仓,端稳了“中国饭碗”。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滋润下,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湿地面积25万余公顷,有3个国家级、4个省级湿地保护区,有“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之称,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居住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人文历史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东方第一城”的美誉和北大仓的沧桑相映成趣,这里的人们走上了一条特色小康路。
“东极第一村”开办新民宿 赫哲族走向小康生活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歌唱的就是生活在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赫哲族人民:“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过去,渔猎是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如今,逐渐丰富起来的特色产业让赫哲族人民走向了小康。
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是赫哲族聚居地,东临乌苏里江,南接三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陆地最东端的行政村,每天都迎来共和国的第一缕阳光。“村里积极发展赫哲族民宿,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乌苏镇党委书记李东生说,这里有用乌苏里江105种鱼烹饪而成的鲜鱼宴和赫哲族鱼皮画等特色旅游伴手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抓吉赫哲族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赫哲族群众依靠民宿走向小康。
走进抓吉赫哲族村,记者看到村里绿树成荫、处处是景。干净平坦的水泥路边,坐落着一排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民居,反映赫哲族历史生活的雕塑按主题分布在村道边,一家家渔家乐正在开门迎客,规划建设的一期21栋轻现代风格的“网红民宿”已经建成试运营,二期项目正在抢抓工期、有序施工。
说起抓吉赫哲族村的变化,村妇女主任周春香感慨万千。过去,村民都住在小草房和地窨子里,村内道路晴天“扬灰”,雨天“和泥”。全村人主要靠捕鱼为生。2016年开始转产,放下渔具开民宿、渔家乐,建设了赫哲民族风情村,创办了黑龙江省乌苏赫哲民俗技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冬闲季节进行鱼皮画制作,并开展民族语言及歌舞培训。
“我做的鱼骨装饰品、鱼皮帽子、鱼皮衣服和鱼皮鞋子很受游客欢迎。”在合作社里,吐库苏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她的鱼皮制品。
“自从村里发展民宿,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东极赫哲鱼馆农家乐店主曹丽伟说。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的“90后”赫哲族姑娘曹畅是乌苏镇文化站站长,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她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把村里的鱼干、鱼皮画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场直播下来就能卖4000多单。“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传承民族文化、助力家乡发展,我很自豪。”作为新一代赫哲族人的曹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赫哲族、走近赫哲族。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共裕鱼皮工艺品店里,鱼皮画传承人、赫哲族老人孙玉林正在创作《家和万事兴》鱼皮画。“我想通过鱼皮画来反映赫哲族现在美好的小康生活。”孙玉林说。以前赫哲族以捕鱼为生,冬天基本靠借钱过活,现在政府开发旅游项目,吃穿不愁,一年卖画能收入四万多元。他和妻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孙俊梅是土生土长的赫哲族姑娘,刚从鲁迅文学院进修回来的她,见到记者时说:“过去我家住土草房,现在住带地暖的大砖房,马上还要再盖新房。现在医疗有保障,水质100%达标,生活过得特别像样儿。”她还骄傲地介绍,扶贫产业带动了家乡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乡亲们把鱼皮文化发扬得特别好,旅游产业也搞得有声有色。
“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如今的赫哲族人和全国人民同步走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托起黑土地上小康梦
“干净的空气、水、土壤pH酸碱度等,这些是选择在抚远种植的理由。”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指着成片的蔓越莓植株说,凭借良好的土壤、气候条件,2015年蔓越莓种植深加工项目落户抚远,作为脱贫攻坚共享产业之一,填补了蔓越莓在国内大规模量产的空白。“蔓越莓虽然前期投入很高,但效益惊人,3年产果、4年见效、5年后进入持续丰产期,届时果实亩产可达3000公斤。”李峰说,据测算,1亩蔓越莓的效益相当于50亩水稻和100亩玉米的产量。目前抚远基地蔓越莓已发展到4200亩,成为亚洲面积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带动抚远市10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我身体不太好,重活干不了,在蔓越莓基地除除草,赚了将近7000元。”抚远市寒葱沟镇良种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任秀英说。
“我的想法是让高科技设施农业改变过去农民冬天没活干‘猫冬’的习惯,一年四季到智慧农业基地上班增加收入。”周忠诚是土生土长的同江人,本科毕业后到俄罗斯攻读了区域经济学博士,2016年回国后和哈工大科研人员共同组成了研发团队,在同江市乐业镇启动了智慧农业创业项目,通过智能化系统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建设了6个跨度达15米、高度达8.5米的东北地区最大的立体草莓种植大棚,种植“白雪公主”“粉红公主”“香蕉草莓”“圣诞红”等9种高端草莓品种,深受当地市场欢迎。
“隔壁村的鸡蛋不好卖,我们村靠游客就能卖出去好多。”富锦市锦山镇洪洲村党支部书记李平芹对记者说,自从洪洲村边上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后,环境变好了,鸟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一年能吸引周边五万多名游客,一下就带火了洪洲村的“农家乐”、民宿和果蔬种植等产业。“靠着湿地公园,村集体富了、村民腰包鼓了,生态环境好了也能让我们过上小康生活。”李平芹说。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绿农寒地玫瑰园里,记者看到大片的玫瑰花摇曳生姿、花香四溢,这是同江市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津江2018年试种成功的200亩药用玫瑰。
说到药用玫瑰,刘津江满脑子都是“致富经”。“我们要把这200亩玫瑰的附加值‘吃干榨净’,这种玫瑰可以做玫瑰花茶、玫瑰蜜、玫瑰精油等产品,观赏性还强。”刘津江对记者说。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198户518人,目前,药用玫瑰每亩效益有5000元左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同在街津口赫哲族乡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园,园内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58岁的农民李玉华正在种植园里除草。“每天在家门口打工8小时能收入100元,不用外出打工,生活质量比以前好多了。”
63岁的田吉发是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村镇三村乡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位结肠癌患者,妻子患有乳腺癌,因病导致家庭贫困。“好在看病的大部分钱都报销了,自己只承担了很少的一部分。平时村里也给安排一些自己能干的事儿增加点收入。现在村里建了富特果蔬基地,把我纳入基地扶持户,每年也有一定的分红。”田吉发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国家对贫困户的扶持政策不要变,我种好地、打点工,每月和老伴儿吃药的800多元大部分能报销,我就能和大伙儿一起实现小康了。”
在哈同高速公路482公里处,远远就能看到绿油油的稻田里一艘蓝色的船型建筑。这就是具有观光功能的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稻田里有栈道、有凉亭、有民宿,配有观光车,游客在这里能看到现代农业的示范,也能观赏到传统插秧的乐趣……“现在不光种地卖粮容易了,插秧收割也能吸引游客,成为我们收入的一部分。”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对记者说。
“华夏东极,紫气东来”。广袤的三江平原上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已经形成,“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精品,寒地农业文化资源正在释放新的活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民族特色等在黑土地上逐次铺开,农民“双创”持续升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这里迎接全面小康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