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南坡社村民张爱换格外忙碌,刚刚犁完地便匆忙赶回家,精心“侍候”棚舍里14头牛。“今年牛价好!一头牛比去年能多卖4000多元呢。”张爱换说。
张爱换是宰相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张爱换加入了宰相村恒富养牛专业合作社,用精准扶贫贷款购买了6头基础母牛。“经过一年喂养,牛存栏数量翻了一番。现在养牛政策好,一头基础母牛政府补助2000元,还享受合作社利润分红。”张爱换说,基础母牛补助1.6万元,合作社配股分红资金600元,出栏3头牛犊收入1.8万元,加上公益岗和平时的务工收入,他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元,2018年底顺利摘掉了穷帽。“现在收入这么好,首先得感谢合作社。”张爱换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在崇信县,有更多群众像张爱换一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实现了养牛致富梦。崇信县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了做大做强“崇信红牛”品牌,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有效抵御市场风险,2017年,崇信县成立了红牛产业开发服务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和企投户繁、户养企销的机制,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红牛养殖。
“公司探索的‘合作入股、托管代养、投牛还牛’的产业扶贫模式很接地气,有效调动了群众养牛积极性。”崇信县红牛公司副经理文金虎介绍,2019年公司向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累计分红达226.98万元,带动全县70个红牛养殖专业合作社41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达5300元。
服务对接,销路不愁。“当前,在崇信,‘念牛经’‘发牛财’的群众越来越多,牛产业成为全县实施产业扶贫的首位产业。”崇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崇信县以农户分散饲养为基础,大力推广“养殖小区+窑洞养牛+户内棚舍+半饲半牧”四种模式,目前建成两个窑洞养牛示范带,扶持发展牛产业龙头企业6户,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163个,带动发展养牛大户1900多户、贫困户1700多户养牛,全县牛饲养量达到9.5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