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家有宝玉 黄花是金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273
内容摘要:云州姑娘在山西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的田间表演传统采摘黄花。 再过两个月,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黄花即将迎来成熟期。那时,身披
农家有宝玉 黄花是金针

 

云州姑娘在山西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的田间表演传统采摘黄花。 

再过两个月,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黄花即将迎来成熟期。那时,身披金黄色外衣的黄花会铺满云州区的大地上。

云州区种植黄花的传统已有600年之久,身处丘陵地貌的火山群中,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富硒土壤,为黄花种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肥料。这里产出的黄花,色黄味美、角大肉厚、一花七蕊,兼具食、药、花的特性。

这里,曾有贫困村80个,贫困人口32926人,2018年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30.8%降至0.53%。1497平方公里的云州大地变成了投资的热土、美丽的家园、希望的田野。

一业兴、百业旺 云州区有了新气象

“我们的万亩基地黄花采摘全部采用人工,在采摘时要保持花的完整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保存花里营养,减少流失营养,卖个好价钱。”杨旗边说,边拿出不同方式采摘的黄花,向村民讲解着。

杨旗是黄花销售的职业经纪人,从事黄花买卖已经26年。早几年,杨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打工。当时,他看到呼和浩特市新城东门外一家蔬菜门市部黄花菜每斤卖5元钱,而老家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一斤黄花菜卖3元钱。

“家里有3.6亩黄花,每年产干黄花1600多斤,如果能把黄花菜运到呼和浩特卖,或许能增加不少收入。”杨旗心里盘算着。

“瞧一瞧,看一看,大同黄花菜,5块钱一斤嘞!”几天后,呼和浩特新城东门外菜市场,带着晋语音调的吆喝声传遍大街小巷。

往返家中3次,售出1600多斤,收入增加3000多元。那个秋天,杨旗帮家里把黄花菜销售一空。

“旗哥,你看能不能帮我也卖卖黄花菜。”在得知杨旗在呼和浩特卖掉黄花菜后,同村农民杨亮请他帮忙销售。杨旗凭借自己的关系,先找到一家菜铺,一次性卖了6吨,剩下的3吨卖给了调味品市场的几家客户。

渐渐地,大同黄花菜搭上了“走出去”的快车。不少省外公司与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签订合同。杨旗也从一名个体销售,成长为农民与市场间的黄花菜经纪人。

“从全国市场来看,黄花有湖南陕西甘肃等主要产区,但是我们大同黄花在市场上最受欢迎。”谈起黄花,杨旗有如谈起自家孩子那般骄傲,声音也提高了八度。

凌晨,田间的蛐蛐声时隐时现,几十位身着防水衣的种植户开始了黄花采摘工作。采摘黄花,要与大自然抢时间,因为,一旦开花,黄花就会失去应有价值,大家必须抓紧,将黄花在上午十点前采摘完毕。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民间谚语中,黄花亦被称为“忘忧草”,每年7月,金灿灿的黄花在劲风吹拂下,有如海浪翻滚。如今,云州区黄花种植规模从原来的3万亩发展到17万亩,建成15家龙头加工企业,成立95家黄花专业合作社,培育30家3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拥有8个国家级品牌,全区黄花年产值达7亿元。其中,乡办、村办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3.8万亩,达到了除社保兜底外29722名贫困人口人头一亩(非人均)的目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另据云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发展黄花产业的同时,云州区发展起六大产业:建成现代化禽业公司6家,蛋鸡养殖300万只,占到全市禽蛋消费市场的60%以上;种植杏果、葡萄等经济林10万亩,大同小明绿豆和富硒小米等杂粮10.6万亩,青椒、圆菜等蔬菜5万亩,油用牡丹、枸杞等中药材2.5万亩,油菜、葵花、高粱等景观农业1.5万亩,黄粉虫、万寿菊等产业也在兴起。目前,云州区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村村喜见新气象的可喜局面。

租金、股金、薪金 搬迁户过上好日子

在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白高山家中,有几张特殊的照片,它记录着过去的苦日子:低矮破败的土窑洞摇摇欲坠,窗子是用旧报纸糊的,到了冬天,就靠一盆炭火取暖来度过难熬的冬天。

白高山今年67岁,曾在窑洞中蜗居了大半辈子。“十三五”期间,云州区投资6.8亿元实施易地扶贫6040户13498人,其中贫困户5516户12431人;投资8168万元改造危房5834户。其中就有白高山一家。

一方菜地,多种蔬菜,嫩红的西红柿低垂着头,随风摆动。再往里走,就是白高山的新家了。妻子焦凤兰曾患小儿麻痹症,6年前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享受5项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农村低保、意外伤害保险和返贫责任保险。

搬新家、住新房,两个月前,儿子儿媳给老白家添了小孙子,可谓喜上加喜。现在,白高山最大的愿望是力所能及多赚些钱,他将自家的11亩土地流转给大同宜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黄花产业,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就能增收超过6000元。2020年1-4月,白高山家收入超过2.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余元。

在云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好处还不仅是这些。政府扶持了18个整体搬迁村的耕地流转和土地入股,发展经济林、旱作农业、中药材,搬迁户不仅可以得到每亩400元左右的土地“租金”和保底分红的“股金”,而且还可以参与田间管理,获得“薪金”。

“现在,村里人人肯干活,没有闲人和懒人。”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感慨道。2007年,刚做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破烂不堪,现在大家住着漂亮的砖瓦房,享受着和城里一样的便利生活。云州区共投资6720万元解决了103个村供水不足和49个村氟超标问题,农村饮水安全100%达标。投资1.6亿元新修改造学校,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学生因贫辍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结算”政策,156个居住点实现了卫生室、村医全覆盖。贫困户养老率和医疗保险率均达100%,有11734名60岁以上人口按月领取养老金。农村低保惠及7929名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的17750名贫困户中,除参加合作社从事种养和林果业外的10358人全部就业。

两缸咸菜 第一书记脱贫沉下心

“陈书记,您说我们还能学点儿什么,或者通过什么渠道增加收入?”午后,站在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旁,陈巨文正和几位刚回村的年轻人聊起务工话题。

陈巨文是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派云州区西坪镇大坊城村第一书记。驻村就要扎下去、沉下去,2015年,陈巨文来到这里,并学着村民的样子,腌了两缸咸菜。

当时,大坊城村全村138户中有117户为贫困户,是一个典型的穷困村。全村95%的村民都居住在破窑里,有的窑龄超过了200年,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通过勘察、选址、定桩、设计、绘图,我们建成一个占地80206平方米的坊城新村。现在,村里根据每个人特长和意愿,分门别类组织大家提升驾驶、修理、装修等多项技能,组织年轻妇女开展家政服务、手工粘花等技能培训,并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他筹集15万元资金建设占地20多亩的养牛场一个;申请2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引领农民和招商引资,全村黄花种植面积达到700亩,亩均年收益达到8000元左右。

2020年,云州区计划投资6900万元,新建3个扶贫产业园区。为搬迁人口创造家门口创业就业机会,将产业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现在,共建成13扶贫车间和22个扶贫产业园,确保所有搬迁户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说起陈巨文腌的两缸咸菜,村民们打趣地说:“一缸给俺们解决了住房难;一缸给俺们解决了致富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云州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致富项目越来越多、惠农力度越来越大,就业渠道越来越广。坊城新村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既能学技术,还能多赚钱。他们脚下踩泥土,胸中有丘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家有宝玉 黄花是金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615/7017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