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界首马铃薯的“复兴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86
内容摘要:夏收季节,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欣欣家庭农场种植的40亩大棚马铃薯效益颇丰。自从国家推行马铃薯主粮战略后,我就回家乡学着

夏收季节,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欣欣家庭农场种植的40亩大棚马铃薯效益颇丰。“自从国家推行马铃薯主粮战略后,我就回家乡学着种植马铃薯。经过5年多的摸索,技术趋向成熟。今年马铃薯的市场行情不错,刚上市就卖到了每斤2元的价格。”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盼介绍,除去成本外,每亩地的收益接近6000元。卖完马铃薯后,他将在大棚里栽上西瓜,西瓜成熟后再种一季萝卜或青菜。

在界首,像王盼这样回乡种马铃薯的新型经营主体正呈几何倍数增加。今年,“界首马铃薯”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市通过开展产业合作,建设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全市相关经营主体种植马铃薯,以期形成10万亩种植规模。

产业发展几经起伏

“界首市马铃薯种植始于1930年,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投入大田生产。1953年以后,在原界首县委的重视下,全县掀起马铃薯生产高潮,种植水平大大提高。到1995年前后,界首马铃薯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全市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享誉国内外。”界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任永昌介绍,“2000年以后,因种植技术保守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市场运作无序、产品收益低等多方面因素,界首马铃薯产业大幅滑坡,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最低时播种面积仅5000多亩,马铃薯生产陷入低谷。”

2014年,按照界首市委、市政府要求,由农业部门牵头实施马铃薯产业振兴计划。在前期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农业部门找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结合该市农业生产特点和结构调整布局,决定在陶庙镇赵庄村建设马铃薯高产示范园(现为阜阳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泉阳镇胡集村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现为省级农业科技园,2020年4月29日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设施马铃薯种植模式。

界首市一方面引进山东滕州马铃薯种植“土专家”进行示范种植指导,引导本地农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和习惯,推广精细播种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马铃薯科研机构的合作,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把界首列为示范县,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落户界首市泉阳镇高科技园区。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抽调3名技术专家,携手安徽农科院马铃薯技术攻关团队,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马铃薯生产企业联合成立安徽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立足产学研结合,解决产业发展共性科技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为提升界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保障。

2016年,界首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不足1万亩恢复到3万亩,平均单产由2014年的2400斤提高到5000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培育出了一批马铃薯产业能人,通过以点带面,快速辐射推广开来。

现代科技助力复兴

界首市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示范县,也是安徽省马铃薯作物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马铃薯“双减”项目示范县。安徽省农科院马铃薯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在界首开展设施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示范推广。

常年在界首市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等方面的试验示范的廖华俊研究员介绍:“这些年界首市重点示范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三膜’覆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大大减轻了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生产资料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大棚设施马铃薯收获时间较露地马铃薯提前1个月以上,效益明显提高。今年大棚马铃薯收获较往年早上市10天左右,截至目前平均亩产3500斤,最高单产5000多斤,地头批发价格平均1.9元/斤,最高批发价格2.3元/斤,最低1.6元/斤,平均每亩收入达6650元,效益可观。”

“免催芽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集成使得当地老百姓种植马铃薯的热情大大增加。”闫冲冲博士向记者介绍,传统马铃薯种植前需要进行人工催芽,人工催芽成本在80元/亩。催芽后马铃薯芽长2-3cm,无法进行机械化播种,只能人工播种,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种植成本。经过研究,项目团队发现,通过适度增加播种深度(种植深度在垄面10cm以下),提前播种时间(二膜种植12月中下旬,露地地膜覆盖农历新年前),可以在不催芽的情况下达到与催芽种植同时上市效果。通过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目前团队在安徽地区大力推广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土、打封闭除草剂、铺滴定管、覆盖地膜一次性完成的全程机械化马铃薯播种技术,该技术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200元左右。

此外,他们还在不断探索适宜安徽地区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安徽地区传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以早大白等为主,该品种白皮白肉椭圆形,市场认可度不高,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引进推广了黄皮黄肉长圆型的荷兰系列马铃薯,该品种生长期短,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平均售价要比早大白高0.1元/斤以上。该品种的推广,不但改善了马铃薯种植的茬口安排,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多措并举大有可为

为了做好产业发展风险防范,形成市场风险分散共担机制,界首市率先探索实施了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和马铃薯收入保险,财政给予80%的保费补贴,确保马铃薯种植户每年获得不低于5000元/亩的收入,给马铃薯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界首马铃薯产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当地通过多种举措擦亮“界首马铃薯”品牌。“界首马铃薯”于2016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家企业通过马铃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家马铃薯生产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9年马铃薯成功创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界首马铃薯”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加强“界首马铃薯”原产地保护、进一步打响“界首马铃薯”商标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维护市场声誉、促进界首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马铃薯种植土地流转、务工带动、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形式,每年可带动30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增收,陶庙赵庄村和泉阳胡集村两个贫困村通过发展马铃薯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达到33.46万元和40.12万元。其中陶庙镇赵庄村被认定为国家级马铃薯“一村一品”专业村,泉阳镇胡集村被认定为安徽省级马铃薯“一村一品”专业村。

任永昌介绍,下一步通过规划和项目引领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结合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创建,制定马铃薯发展规划,推进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建设,争取形成10万亩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界首马铃薯”良种脱毒繁育中心、加工仓储物流平台和电子信息服务平台、保鲜贮藏库、加工及分级包装流水线等项目,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标准化的种植保障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建基地采取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按照制定的马铃薯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管理,通过农药、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及生物菌肥,提高马铃薯品质,建立马铃薯质量溯源体系,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分级包装、统一销售,使“界首马铃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以保障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界首马铃薯的“复兴之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613/7016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