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殖肉鹅,需要其饲喂、管理都要科学到位,否则容易影响鹅的生长,出现掉膘现象。再者就是防暑降温和疾病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总之,夏季养殖肉鹅一定要注意这5个方面:
1、饲喂方法
夏季,我们要根据肉鹅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整饲喂方法。例如刚破壳的雏鹅要两小时左右饲喂一次,保证雏鹅有充足的饲料。在破壳三天左右后,可将饲料改为稻草,每天饲喂5次左右。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天晚上还需要补饲一次,以多喂少量为主。然后在破壳一周后,因为身体中的蛋黄已经全部被消耗了,因此这个时候要注意提高饲喂频率。
2、饲料选择
饲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饲喂肉鹅时,要控制好饲料比例,每天饲喂80%的青饲加20%的米饭。根据肉鹅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整饲料,在晚上要注意做好补喂工作。并且在两周左右后,白天要对肉鹅进行放牧。然后在一个月左右时,可饲喂一些麦粒等粮食作物,最后渐渐的将饲料改为干饲与谷物饲料。适当延长放牧时间,要注意控制好用量,不可让鹅吃的太饱。
3、通风换气
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导致鹅舍的温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而且肉鹅的呼吸与粪便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没有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的话,那么会严重影响肉鹅的生长。因此我们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保证鹅舍空气流通,排出有害气体。保证肉鹅的生存环境适宜,提高肉鹅的生长能力与成活率,保障养殖效益。
4、防暑降温
气温升高,鹅舍温度应保持在26℃以下,一旦超过这一温度,就会影响肉鹅的正常生长。因此,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尤为重要。
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
鹅舍内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也很大,往往影响鹅体热的散发,造成病菌大量繁殖。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0%。如有条件可安装电扇,这样除湿散热的效果更好。
鹅群密度不宜过大,肉用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6只为宜,以防因拥挤而造成中暑。
鹅舍温度超过26℃时,用凉水喷洒地面、墙壁和鹅体;也可在下午对鹅群进行消毒。
5、易发病防治
肉鹅夏季易发病,要搞好防疫。刚出壳的雏鹅,要注射小鹅瘟血清,每只鹅肌肉注射0.5毫升。3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乱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1次,圈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2%烧碱交叉消毒1次。
夏季肉鹅常发的病主要有风湿症、痢疾、痧病三类。风湿症防治需把鹅掌叉剪开,挤出污血,再把鹅掌泡在人尿中浸2—3分钟即可治愈;防治痢疾则需将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一下,再拌入米糠再炒,炒熟晾凉后喂鹅,鹅连吃2天即愈;而痧病防治应及时在病鹅两腿内侧找出一对红筋,用细针把鼓起来的红筋刺破,将里面的血液放出一些,约40分钟后病鹅就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