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粒青稞的产业振兴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次数:88722
内容摘要:不畏海拔之高,可抵岁寒风霜。美食糌粑,育十方百姓,佳酿酩馏,暖藏汉黎民。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已有3500多年

“不畏海拔之高,可抵岁寒风霜。美食糌粑,育十方百姓,佳酿酩馏,暖藏汉黎民。”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这一粒小小的粮食,以它生育期短,耐寒性强的特点,扎根于高海拔地区,为农牧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存能源。而作为我国藏区青稞主产区之一,我省青稞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广大藏区群众的温饱和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益,青稞生产与藏区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稞产业发展,并将青稞列为农牧业十大特色产业之一,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在坚持有效保障口粮的同时,大力发展青稞精深加工业,这不仅有利于推动青稞全产业链开发,更有利于促进藏区青稞生产方式转变,培育新兴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增收。”

如今,它不仅是青海农牧业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更是开发营养保健类产品的朝阳产业,青海,也在青稞产业的振兴之路上越走越稳健。

强农固本 良种先行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作物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良种的培育。而青稞产业发展的兴旺首先就要在种子上做文章。

青海是全国开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青稞研究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培育的北青8号、北青9号,粮草双高品种昆仑13、14号,籽粒高产品种昆仑15号等一大批优良青稞品种在藏区广泛推广种植,为青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昆仑14号、15号等青稞品种的选育成功,单产突破千斤大关,具有早熟、高产、抗倒伏等特征,成为藏区适应性与稳产性最好的青稞品种。

“我省青稞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产量约占全国藏区青稞总产的20%以上,良种率达95%。”省农林科学院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吴昆仑,跟青稞打了半辈子交道。

藏区的粮食安全就是青稞安全。据吴昆仑介绍,我省的青稞现如今是以良种供应和研发多元产品两个发展方向为主,而青稞的育种也从一开始传统的农家品种选拔,到生物技术为主的自育高产品种、自育高产高品质兼顾品种,再到现在的多元、优质品种阶段。

从第一个自育品种“昆仑1号”到“昆仑14号”“昆仑15号”,10年一个品种的培育,是基于不同时代、不同农业发展对品种需求不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4月底,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的三角滩上,省三江集团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结束了今年的青稞种植。“我们的青稞种植以耐干旱的‘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为主,在公司种植区域内,这两个品种是目前优质适宜的种子,能够保障青稞稳产优产。”贵南草业公司总经理周文书告诉记者,通过去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推进和气候的原因,在优质稳产的基础上,每亩青稞平均增加产量50多公斤。

作为我省最大的集中连片青稞种植地,贵南草业通过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立企院合作关系,强化种植和生产环节的技术支撑,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最近我们正在贵南草业公司的青稞试验田里进行绿色增效混播技术和青稞品系鉴定的实验。对低养分土壤里的品种长势进行种植对比,以便于培养更优质的品种。”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姚有华说。

产业基石 开发为重

任何农产品的发展都是将其所在价值最大化开发,精深加工就变得尤为重要。于青稞而言,炒面、糌粑,这种最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无法支撑产业的壮大发展,不断挖掘青稞的内在价值成了我省青稞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青稞加工量已占全省青稞总产量的1/3,成为藏区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8家,青稞商品化率高达83%以上。

在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青稞产业园里,伴随着机器嗡嗡的运作声,加工线上奶香四溢的青稞糌粑饼通过压膜、烤制等工序被工作人员装进包装袋,运往青海各大超市及零售专卖店。

“将糌粑做成饼干一样的东西,是我们在做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后做出的决定。通过这几年的销售,青稞糌粑饼干在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知名度,也深受消费者喜欢,事实也证明,青稞饼干有市场,而且还不错。”集团董事长邵勇告诉记者。

青稞酒、青稞米、青稞面粉、青稞饼干、青稞麻花……加工后附加值的大幅度提升让青海在挖掘青稞内在价值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生理功能元素,是世界麦类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营养成分比小麦高50倍,青稞的精深加工,不光是大众产品的研发,还能在健康食品领域进行高端产品的研发。

“我们的青稞挂面和青稞麦片非常有市场,但仅仅只局限于大众产品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要改变思路在精深加工上找突破。”青海省新绿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宪铭对记者说,经研究发现,从前用于饲料加工的青稞麸皮中麦纤素含量很高,是代餐产品的主要成分,若将此开发好,其附加值会远远高于青稞挂面、麦片等产品,下一步,新绿康就会在青稞健康食品上下功夫,将一粒青稞的价值“吃干榨净”。

2018年,我省启动实施的《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要求制定实施青稞生产加工标准,发挥绿色生态条件,重点扶持青稞β-葡聚糖、青稞黄酮、青稞饮品等系列高端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拓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目前,我省已研发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叶麦绿素、青稞酵素饼干等为代表的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真正实现了青稞的高值化开发和综合性全利用。

价值升级 品牌是本

解决了加工技术、产品研发等问题后,青稞各类产品就面临着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问题,品牌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产品价值的再升级,就要靠品牌带来的市场效应,而我省青稞商品化率高达83%,在中国藏区处于领先地位,青稞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青海“青稞系”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青海互助青稞酒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如“天佑德”“世义德”“永庆和”等多种品牌;而包装精美的青稞饼干、青稞蛋卷、青稞麦片、青稞奶茶等在我省各大超市上架,“亲民”价格成为游客在青海的候选“伴手礼”。

除了本土市场的逐渐知名,线上成为青海青稞“走出去”的主要途径。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2月底复工以来,新绿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把今年的销售主阵地转到了线上。总经理朱宪铭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公司今年在阿里巴巴平台线上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朱宪铭说:“互联网信息交换的时域性、互动性和无空间限制的特点,能够让我们的产品以最低的成本走进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家中。在线上销售的大趋势下,公司利用快手平台直播带货打开了东北市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线上宣传销售力度。”

2019年8月27日,青海青稞产业联盟成立,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打造青稞品牌,推动绿色发展”主题,集中优势,抱团发展,不断提升青稞产业在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力,带动全省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青海的青稞产业推向更高更快发展的快车道。

而作为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青稞联盟也正在努力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为青稞产品对接市场。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青稞产业联盟、青稞加工企业,正在积极推进“青海青稞”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青稞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建设工作,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鄂永利表示,随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的推进,打造“青字号”品牌成为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重头戏”。今年,将扶持包括青稞企业在内的15家农牧业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市场化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粒青稞的产业振兴之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611/7014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