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56
内容摘要: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自从1000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对黔茶作出文字记载后,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钳珠》、清朝《

……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自从1000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对黔茶作出文字记载后,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钳珠》、清朝《贵州通志》等文献对黔茶的称道之词又屡屡见诸笔端。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作为贵州特色农产品,茶叶扮演过贵州出口创汇大宗产品的重要角色,最多时每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以上,产品漂洋过海,远销欧洲、非洲。

然而,与昨天的辉煌形成落差的是今天的黯然。用市场经济眼光考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贵州茶产业陷入了丰富的茶叶资源与落后的种植水平并存、优异的茶叶品质与低下的加工水平同在的尴尬境地,贵州从历史上的名茶产区沦为了初级茶叶原料供应地。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回忆,2007年,当时的贵州茶园只能用3个字来形容:“底子薄”。全省茶园面积102万亩,排名全国第10位,产值、产量更是在10位以后。

从2007年开始,贵州出台了《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春风吹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截至今年4月底,贵州茶园面积超700万亩,稳稳地坐上全国茶种植面积第一把交椅,贵州正从种茶面积大省向茶业强省持续迈进。

广东山东客商再次包高铁、飞机前来赴会,四川广西客商组建车队来品茶……第12届茶博会上,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抢夺黔茶商机。3天的时间里,主会场所在地的湄潭县就获得茶叶销售订单519笔,销售量达84.25万吨,金额达到2.13亿元。

如今,茶叶已成为仅次于白酒、烤烟的贵州第三大出口食品。产业的魅力吸引了英国联合利华、太古、中粮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前来抢滩发展茶产业。此外,贵州成功创建了湄潭、凤冈、雷山、思南、正安、余庆、松桃、普安、瓮安等9个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占全国总数的1/4,树立了全国茶叶质量安全标杆。

生态坚守,品牌优先,彰显黔茶发展志气

——将产品生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对质量安全严防死守,为世界献一杯“干净茶”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这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在贵州,茶叶是践行绿色发展、培育生态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教授说,贵州是我国适合发展顶级绿茶的省份之一,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其出产的茶叶具有滋味鲜爽、内含物质丰富的特点。

从茶产业起步开始,贵州就坚持上下联动、共同发力,在标准茶园建设、投入品管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方面,织成一张绿色保护大网,为贵州茶的绿色生态之路保驾护航。贵州茶产业已经进入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走向全产业链升级的新阶段。

2008年,贵州投资400多万元把未来规划种植茶叶的400多万亩茶园用GPS定位,检测土样的pH值和7种重金属元素,确保当天种植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安全底线之内。2014年以来,贵州进一步参照欧盟及日本标准,不断提升农药的禁用量,目前茶园禁用农药的品种从国标的55种农药提高到120种,在43个茶叶主产县以及324个茶园面积超5000亩的乡镇全面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制度,严格台账管理,建立了可追溯制度。

2019年,贵州省黎平侗乡茶城有限责任公司因违规在茶园使用草甘膦,被黎平县农业农村局处以罚款5万元,成为贵州近年来开出的茶园违规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的最大罚单。

同时,贵州还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一大批企业和核心基地可在线对从茶园到产品全程进行动态观测和质量追溯,产业的透明度得到明显提升。

对质量安全的严防死守,为贵州茶赢得了“干净茶”“放心茶”的声名。2019年,农业农村部对贵州茶叶例行检测抽检茶样40个、省市场监管局监测茶叶及制品1223个、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茶样400个,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从100万亩、500万亩到700万亩,从都匀毛尖一枝独秀到“三绿三红”品牌引领,贵州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标准、贵州品牌、贵州创造之路。

产业红利富了农民绿了荒山

——茶产业多元化开花,探索出一条又一条致富路,为“造血”扶贫增效益,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采摘茶青一天的收入,少则四五十元,多则近百元。”海拔2300多米的神箐大山变成茶园后,贵州省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村民王宗明的生活也变了样,“茶园不仅让我们有了稳定收入,也改变了过去自然灾害频发的状况。”

茶树的规模连片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有力抓手,助茶农的荷包鼓起来了;同时美化了乡村,催生了一个个美丽的茶乡、茶村。借助这些美景,“卖茶+卖美景”成为新导向,茶旅一体化在贵州开始“遍地开花”,将引领更多人因茶而富,因茶而走上小康。

从解决温饱到安居乐业,茶让湄潭县的乡村成为了美好家园。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茶园面积超过1.2万亩,茶叶企业62家,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000多元。

初夏时节,走进湄潭、凤冈、石阡、雷山等地的茶区,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很多人家也都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同时,茶区环境也随着茶树的大面积种植而改变,生态变好了,环境美化了,生活在这些地方就是一种享受。

让群众眼中的绿水青山变成荷包里的“金山银山”,让贵州茶成为“金字招牌”风行天下,成为贵州茶产业做强的必答题。

近年来,以“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为主题的贵州茶产业推介会先后走进上海、南京、济南等城市。从国内到国际,从北国到江南,从网络到电视,高密度、多元化的贵州茶产业推介已经成为常态。

今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期间,茶叶的线上推广和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元埂脚村,4名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拿着手机走进茶园,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带货”功能,帮助茶农现场销售春茶。

一个个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活动模式,让我们看到观念嬗变所带来的巨大动能。

十多年来黔茶“积跬步”,如今开始显现“至千里”之势。贵州茶产业正带着无限动力与活力,奔跑在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606/700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