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牡蛎产业迎来新生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3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4205
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大连獐子岛集团把辽宁省水产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虾夷扇贝及繁育增养殖技术,成功地实施了底播增养殖,建成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大连獐子岛集团把辽宁省水产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虾夷扇贝及繁育增养殖技术,成功地实施了底播增养殖,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海洋牧场。2008年,獐子岛集团签署国际合同并独家引进了三倍体牡蛎专利技术,开始介入三倍体牡蛎育苗养殖领域,揭开了牡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牡蛎在世界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生产牡蛎的国家与地区中,中国牡蛎产量最大,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2018年中国牡蛎海水养殖产量达到514万吨,同比2017年的487.9万吨增长5.3%。

我国养殖牡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牡蛎养殖的记载,是世界上人工养殖牡蛎首先成功的国家。牡蛎产品一直以来都深受沿海广大渔民和消费市场的喜欢。但随着传统二倍体牡蛎养殖规模的不断攀升,逐渐呈现个体小型化、生产速度慢、出肉率低等现象,养殖效益逐年下降。同时还存在繁殖期大量排卵对海域的生态造成污染,已经影响到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新品种三倍体牡蛎开始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海上养殖盛行,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饱满、壳形美观、四季可食等优势,为牡蛎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逐渐取代了传统二倍体牡蛎,成为渔民们养殖的新宠。

纯度100%三倍体牡蛎研制成功

2016年,獐子岛集团与青岛亚特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大西洋海角渔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此时,新品种三倍体牡蛎在獐子岛海洋牧场进行繁育、试养、中试养成,规模化探索养成及活鲜品品牌化进入市场等获得成功。

三倍体牡蛎是通过四倍体和二倍体牡蛎杂交生产。四倍体牡蛎和用四倍体生产三倍体牡蛎的专利技术由郭希明和亚伦于1993年发明。该技术在世界各国产业化已经多年。目前三倍体牡蛎在法国占人工苗的80%或法国整个牡蛎市场的40%,在澳大利亚占市场30%,在美国占30%到50%。三倍体牡蛎在法澳美三国的产值约每年19亿元。中国是世界牡蛎养殖第一大国,但三倍体牡蛎养殖起步较晚。前沿海洋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先进四倍体育种技术和大规模生产三倍体牡蛎能力的企业。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总经理郭希瑞向记者介绍说,公司通过多年研发,获得最先进的四倍体牡蛎和三倍体牡蛎育种技术。公司牡蛎产品有通过多代选育优化的优良四倍体牡蛎品系、用优良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的100%全自然优良三倍体牡蛎苗种、多代选育的二倍体太平洋牡蛎品系。

三倍体牡蛎比二倍体多了一套染色体,因而具有许多二倍体牡蛎所不具有的优良特征,特别适合人工养殖。三倍体牡蛎的优势包括:个头大、生长快,可以比二倍体增产30%-100%;肉质好,由于不繁殖,三倍体牡蛎可以在繁殖后期保持高糖原和优良肉质,保证全年上市;抗逆性强,三倍体牡蛎不会像二倍体产卵后体质变弱而容易死亡;利于环保,养殖不繁殖的三倍体牡蛎不会和野生群体杂交影响生物多样性,可以防止牡蛎苗大量污附鲍鱼和扇贝养殖笼,三倍体可以用来控制外来养殖物种的过度繁殖。

用前沿海洋的优良四倍体和二倍体牡蛎杂交所生产的三倍体牡蛎,纯度100%,性状更为优良。2017年前沿海洋生产三倍体牡蛎9.8亿枚,2018年产量达到23亿枚,深受养殖户欢迎。三倍体牡蛎的成功培育,标志着打破了二倍体牡蛎在传统养殖中的季节性束缚,实现四季肥满,满足市场广阔的消费需求。

三倍体牡蛎养殖带动渔民增收

刘福和是大连长海县广鹿岛镇塘洼村的牡蛎养殖大户,这几天准备去山东荣成进三倍体牡蛎苗了,“在去年年底我们500户养殖户组团与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签订了苗种订购合同,三倍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比长得快、死亡率低,价格是二倍体的2到3倍,而且口感好、个头大。岛上的养殖户全都换上了这个品种,老百姓养殖受益,一亩海域产出3万元左右,是岛上最红火的行业。”

三倍体牡蛎的苗种和养殖技术打破了原有牡蛎在养殖户心里的认知,养殖过三倍体牡蛎的养殖业户都会因高额回报而产生高涨的养殖热情。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近三年接收的苗种订单数量都在翻倍增长,而为了让广大养殖户产生更多的收益,苗种价格这两年却一直保持不变。

獐子岛集团于2018年10月成立了三倍体牡蛎事业部,依托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繁育的三倍体牡蛎良种,在山东荣成和乳山相继建立了养殖示范基地和育肥示范基地,在引领我国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向市场提供高价值的珍蚝产品。

从5月16日开始,獐子岛荣成基地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夹苗生产,每天都有近百人在荣成基地工作,将持续两个月的时间。獐子岛三倍体牡蛎事业部总经理石春光告诉记者:“基地原来养殖鲍鱼,从2018年部分海域转为养牡蛎。养殖有两个环节,从小苗长到一两大小,从荣成运到乳山育肥再养半年,从吊养转为笼养。本着‘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生物生长规律优先’原则,示范区都是低密度养殖,从养殖器材选择到养殖方法、海上管理等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遇到特殊天气怎么防范等都有标准。”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将继续加大苗种研发力度,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海域环境,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三倍体牡蛎苗种;增加繁育基地数量,尽可能把服务配套到养殖户家门口,在养殖区域选择、养殖设施布局、养殖容量标准、规范养殖周期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让养殖户养好、养肥、赚钱。公司将与广大渔民一起,把中国三倍体牡蛎产业化做精、做强,让三倍体牡蛎引领牡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牡蛎从“海产品”变成海珍品

2019年10月,第三届獐子岛珍蚝开蚝大赛在大连国际海鲜节精彩上演,这一牡蛎界品牌盛会,经过三年的打造,不仅树立了“獐子岛珍蚝”的高端定位与品牌形象,更是让三倍体牡蛎在业内名声大振。三倍体牡蛎因其个体大、肉质肥、口感好等优势深受餐饮酒店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的牡蛎产量虽然占到了全世界的90%以上,但高端的牡蛎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每年进口的国外牡蛎超过1万吨,我国的牡蛎产业长期以来只能在低端市场发展,急需要从品质、品牌上实施突破,打造自己的优质牡蛎市场。

“海蛎子”是大连人对牡蛎的俗称,大连拥有大连海参、大连鲍鱼、大连虾夷扇贝、大连海螺、大连海胆、大连河豚等一批海珍品,已成为国内水产品行业不可忽视的品牌,“海蛎子”却一直摆不上台面。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发展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连的牡蛎养殖也不少,过去也就能称之为“海产品”,价格较低。这几年三倍体牡蛎等牡蛎新品种的出现,大连牡蛎也逐渐成为大连的海珍之一。

獐子岛三倍体牡蛎事业部的成立,打破“散户们粗放式养殖海蛎子”的现状,无论在养殖环节还是营销及品牌推广上,都要实现‘从批发蛎头到营销生蚝产品、品牌和文化’的质变,从而让大连海蛎子进入中高端市场,提升该产业的附加值。獐子岛三倍体牡蛎苗种,在养殖产业中和消费市场上已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替代广大渔民养殖的二倍体牡蛎的最好技术和品种,与实现生态环境优势和渔村渔民增收相得益彰。

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獐子岛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建设以獐子岛本岛为长海区域珍蚝养殖示范区、荣成养殖基地为山东区域示范区、乳山为牡蛎促肥、进入市场的终端平台,将根据东海、南海、黄海、渤海等中国“四大”海岸线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建立牡蛎养殖标准,为沿海广大业户的合作提供服务。把中国三倍体牡蛎产业化“做精、做强”,从而参与中国乃至世界消费市场的竞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牡蛎产业迎来新生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530/699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