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盐碱滩”变身“新粮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87
内容摘要: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村村民正在栽种再力花,用于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花开时节,走进渤海湾南畔的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产业
“盐碱滩”变身“新粮仓”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村村民正在栽种再力花,用于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花开时节,走进渤海湾南畔的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产业联合体,一幅独具特色的景象映入眼帘: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与水满鱼肥的淡水水库遥相呼应,白茫茫的晒盐池与绿油油的高产田隔路相望,矗立于田间的油井“磕头机”与现代农田喷灌系统相得益彰……

盐碱荒滩,土壤贫瘠,自然禀赋差;干旱少雨,靠天吃饭,撂荒现象多,这是过去沿海地区农业的真实写照,而今这片土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大潮中已然蜕变成“渤海粮仓”。近年来,柳疃镇通过引来“领头雁”、注入“新动能”、发展“新六产”,打造出乡村振兴“青阜产业联合体”模式,走出了一条盐碱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引活水润良田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我们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目标,持续优化人才返乡创业环境,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柳疃镇党委书记许增贤介绍,退役军人孙德东是土生土长的柳疃镇青阜村人,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这位家乡人眼中的“能人”在当地政府的招引下,怀着改变撂荒的想法,开启了在“盐碱滩”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之路。

水是农业的命脉。因为沿海,柳疃镇北部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地下水不能用,淡水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回乡伊始,孙德东便开始了“寻水记”。距离青阜村20公里的潍河边地下水相对丰富,孙德东立马投资2100万元打井21眼,铺设36公里的主管道,把水引到青阜村,打造青阜产业联合体的“群井汇流”工程。

虽然引水是一个途径,但把雨水浪费了也是可惜。“我们学习借鉴‘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打造‘海绵村庄’和‘海绵农田’。”孙德东先后投资2000万元,在6.8万亩的田野中建设23个大小水库湾塘储备雨水,保证了旱能浇、涝能蓄,有效解决了农业缺水问题。

以创新精神啃下水源这个“硬骨头”,以真招实招硬招补齐短板。2017年,青阜村委和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共同组建成立了昌邑市首家整建制行政村入股参与的土地股份制企业——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村集体分红40多万元,农户平均每亩分红200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青阜村的经验基础上,柳疃镇因势利导,依托昌邑市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昌邑市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阜村委、宏丰农机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青阜产业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行“村企社”共建,实现了“集体增收、企业盈利、农民致富”的三赢局面。

科技点亮智慧农业

走进青阜产业联合体,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正将水肥源源不断地洒向麦田。而这一切只需在智慧生态农业指挥控制中心一键启动即可完成,浇水、施肥俨然成为“室内作业”。

“我们流转和托管土地累计达到6.8万亩,传统种植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增产提质。”孙德东说。

改良盐碱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是青阜产业联合体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青阜产业联合体先后与科研院所和专业院校组建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病虫害监测站,成立科技研发团队。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方式,改良盐碱地2.5万亩,种植苜蓿、棉花、中药材等耐碱作物。团队研发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系列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带动高产优质苜蓿种植7000多亩,盐碱地作物销售收入2450万元,利润1960万元,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青阜产业联合体实施“水肥一体化创新工程”,在已流转的2万亩农田推行了滴灌、微喷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并接入了智慧化监控平台,根据农作物需水量随时调节水源供应,灌溉节水率和肥料利用率均达到70%以上。先后建设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沃土工程”,智能配肥面积达到3万亩,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田2.4万亩。

“我们依托2.4万亩高标准农田,运用信息化技术,布设农业气象、温湿监控、农药喷洒、浇灌控制、虫情测报等先进设备,建设集实时操控、在线监控、科学分析、大数据统计运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性智慧生态农业指挥控制中心,打造现代农业体系。”孙德东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青乡为农服务中心,购置农机装备、粮食烘干塔,建设粮食储存库,实现耕、种、管、收、烘干、储存全程机械化综合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企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19年,青阜产业联合体生产小麦6600吨、玉米7260吨、大豆2250吨、棉花1080吨、苜蓿3.3万吨。

产业融合辟新路

“我们种植的是济麦44号,属于高筋面粉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高附加值,我们上马了面粉加工项目,很快就将建成投产。”青阜村第一书记郭晓勇介绍,按照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拓展面粉加工、秸秆饲料加工、肉羊养殖、蔬菜杂粮包装销售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每年带动农民节支增收3000多万元。

实施“互联网+”工程,推动线上线下联动运营。对接全国供销社“供销e家”及省、市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建成2个农资、农产品社区电商平台,逐步打造“网络+实体+配送”服务模式,有效开拓了市场,2019年线上销售收入超100万元。

水是农业命脉,也是乡村风景,更是生态产业。青阜产业联合体利用修建的水库湾塘,种植了荷花,放置了小船,养起了淡水鱼和螃蟹,还建设了捕鱼、捉蟹等农家体验场地。人们在收获水产品的同时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过一把小时候下河捉鱼的瘾,勾起乡愁记忆。

青阜产业联合体突出“生态本位”理念,布局“一核心、四组团”,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之路,让现代农业“绿里生金”。“一核心”就是建设综合性、实用性智慧生态农业指挥控制中心和“天下粮仓”观光塔、展播大厅、配套实验室、农产品和农机具展示厅,建成以实践应用为主、宣传展示为辅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心”。“四组团”即依托七甲、南五甲、北五甲等6个村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打造“七彩五甲”组团;依托青阜村及其周边的湾塘水库,提升水系景观,打造“柳塘青阜”组团;依托3000亩农业科技推广试验区,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分地块实施标准化种植,提升大地景观,打造“希望田野”组团;依托7000亩优质苜蓿种植区和4.5万亩柽柳林,增设苜蓿观光、浅塘垂钓、草原跑马等文旅项目,建设“北海绿洲”。

在乡村振兴这张答卷上,青阜产业联合体奋力书写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答案。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盐碱滩”变身“新粮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518/6982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