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县大寨村坐落于气势恢宏的龙脊梯田群中。近年来,大寨村充分利用梯田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实现了梯田资源变资产、景区村民变股东,成为远近闻名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强村,大寨村民变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2019年,大寨村吸引游客超过8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20万元,村民分红最少的分到1.3万元、最多的达5.8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寨村始终坚持抓党建促村发展,村党支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带领全村人民通过发展旅游增收致富,该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广泛调研,谋定而后动。随着乡村旅游热的逐渐兴起,大寨村党支部敏锐嗅到了利用梯田发展乡村旅游的气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大寨村党支部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拓宽村民视野,激发村民主动求变意识。考察结束后,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讨论,一致表决同意利用梯田发展乡村旅游。
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思路。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大寨村结合实际,制定了把稻田风光、民族村寨、山歌民俗等变成生产力的总体思路。在模式选择上,大寨村通过招商引资,采取梯田景观入股、村集体按照门票收入一定比例提成的方式,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打造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发展模式。
党员带头,提高自治水平。大寨村党支部在确定发展思路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村里党员带头入户挨家做村民思想工作。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中,部分党员带头捐款捐物、投工投劳,为村民作了表率。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广大村民纷纷响应,从精神上拥护、从行动上支持,有效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坚持共同富裕,同时把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利益
对于收益分配,大寨村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谨慎权衡利益各方及分配方式,确保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充分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尊重民意,科学设置股份。在股份设置上,大寨村与旅游公司研究形成一个初步标准后,反复征求村民意见,确保股份设置科学、合理、顺民意。结合村民意见,通盘考虑了有田无田、人多人少、景区内外等各种因素,最后决定以梯田面积数为主,兼顾农户数和人口数来设置股份。
统筹兼顾,平衡各方利益。当年景区动工修路时,占用了部分农户的稻田,对占用地按每亩1500元的标准进行了一次性补偿。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景区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水涨船高。为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这部分农户当初作出的让步与贡献,大寨村分红方案中,专门设置3%的份额,用于补偿当年修路被占用稻田的农户,而且年年设、年年有补偿。
发展公益,助力乡村振兴。随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寨村积极发展各种公益事业。比如设立“鼓励教育奖”,村里考上一本、二本大学的学生,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近年来,大寨村已走出16个大学生。除此之外,村里还安装路灯、自来水,建设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升级网络通讯,硬化道路,筹办“六月六”晒衣节等,大大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大寨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始终坚持农业生产这个根本,严格遵守稻田耕种、收割等生产时令,加强对梯田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同步可持续发展。
放管结合,释放增收潜力。在遵守景区统一管理的同时,大寨村鼓励村民解放思想创新创业。据统计,2019年全村旅游消费达3600万元,有超过70%的村民通过提供餐饮住宿、歌舞表演、销售商品等服务实现增收。为顺应消费需求,大寨村将本应国庆节后收割的水稻延期两周收割,单单游客就增加6万多人,每亩梯田还获得旅游公司400-500元的延期收割补偿,实现了景区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赢。
保护传承,实现永续发展。大寨村民深知这片梯田就是自己的“金饭碗”,保护梯田的意识也日益增强。除了与旅游公司签订《旅游合作协议》,还签订了《龙脊梯田耕种协议书》,对水稻的耕种收割、梯田的维修保护进行明确规定。按照协议,景区每年拿出一定费用维修梯田灌溉系统,还通过相关补贴激发村民种稻热情,确保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把龙脊梯田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