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玉米如何科学种植?掌握这22条就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3  浏览次数:81840
内容摘要:在农村,大多数农民朋友都会种植玉米,刚成熟的时候蒸着吃就甜美可口,到时候晒干就可以用来当饲料了。那么玉米要如何进行科学种植呢?一般来说下面的要点需要掌握好。玉米科学种植要点1、选择具有光泽,粒大,饱

农村,大多数农民朋友都会种植玉米,刚成熟的时候蒸着吃就甜美可口,到时候晒干就可以用来当饲料了。那么玉米要如何进行科学种植呢?一般来说下面的要点需要掌握好。

玉米科学种植要点:

1、选择具有光泽,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无破损,发芽率在90%以上的抗病性能好的种子,播种前晒种2-3天。播种深度以3-4厘米合适。

2、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为出苗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2-3cm时为三叶期。出苗到三叶期这段时间称为为离乳期,水分最重要。从播种到三叶期这段时间,玉米所需能量全部来源于种子。因此要选择大种子,只有营养充足才能保证幼苗健壮。

3、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4、雌穗生长,雄穗小花分化。 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5、10-11片展开叶。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的关键时期。

6、植株雄穗前端露出顶叶3-5厘米。

7、雄穗开始散粉

8、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9、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10、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11、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12、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13、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14、拔节期至抽丝初期氮的吸收量占总量的70%左右。

15,苗期吸收少,但相对含量高。抽雄期吸收磷达高峰,占总量的45%,籽粒形成期吸收速度加快,乳熟至蜡熟期达最大值。

16、苗期吸收速度慢,拔节后吸收量迅速增加,拔节到授粉积累量占总量的85%。籽粒形成期停止吸收。

17、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主要是壮苗,促进全田平衡生长。如果田块肥力较低,可适当多施。

18、以速效肥为宜,快攻猛攻,如果田块肥力较低,可适当调整杆肥穗肥比重。重杆肥少穗肥。

19、养根保叶为主,以延长后期绿叶功能期,提高粒重,对脱肥或者果穗节以上叶色黄绿,下部早枯的玉米适当轻施巧施。最好追施1-2次叶面肥。

20、苗期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黏虫,金针虫等,对于病害严重田块,及时拔除病苗补苗。合理的田间栽培模式管理模式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农药使用量!

21、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蚜虫,铁甲虫等,采用敌百虫,辛硫磷,菊酯等按田间实际情况施用;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等采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按指导量使用。

22、玉米抽雄到蜡熟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45%左右,适当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对开花受精都有利,乳熟期特别要主要防止田间渍水,避免根系活力受阻,叶片变黄,倒伏。

目前很多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开始涨价了,所以种植前景较为可观,但在种的过程中最好进行科学种植,如果能做好上文的一些要点,通常能达到高产高质量的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玉米如何科学种植?掌握这22条就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423/7570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