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地膜回收显成效 绿色方案解困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构建地膜回收体系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1  来源:中国农网  浏览次数:81210
内容摘要:春分过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陆续进入春耕大忙时节,目前,全市已经完成小麦播种,即将开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节水保温的地膜又在农资

春分过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陆续进入春耕大忙时节,目前,全市已经完成小麦播种,即将开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节水保温的地膜又在农资市场上畅销起来。

为减轻残膜污染、提高回收率,我国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农用地膜强制性国家标准,最低厚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

2019年,巴彦淖尔是在乌梁素海流域开展3万亩地膜全回收试点,推广使用新国标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目前,全市每个旗县都已成立地膜回收企业,实现地膜统一收集、加工、再利用,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地膜回收体系。

回收利用让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宇润远景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地里帮助农户清收残留地膜,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地膜残留的危害以及回收的好处。

连日来,乌拉特后旗紧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方式,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加工体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段录元是东升村村民,今年,他家有50亩地的地膜需要回收。前几年,春、秋两季这50亩地膜多数在地里被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破坏土壤。“公司出钱回收地膜,不用我们农户出一分钱,农户自己收回去的,公司也给一定的补贴。废旧薄膜处理干净以后,减少了污染,农民种地出芽率、坐果率各方面都能提高。”段录元说。

据悉,今年乌拉特后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9.2万亩,地膜覆盖面积达10万亩。覆膜栽培技术使农作物提质增效明显,但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得不到及时回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作物减产等弊端也日益显现。2019年,乌拉特后旗投资490万元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加工体系,在地膜产品标准化、地膜回收专业化、地膜捡拾机械化三方面给予补贴,引导群众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攻坚战中。

宇润远景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永军告诉记者:“我们利用新式的地膜回收机械,在巴音宝力格镇、乌盖苏木、呼和镇三个苏木镇同时进行地膜回收,有70个回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3到4人,并配一台地膜回收机械。每个工作组每天可以回收到100亩,整体每天回收到6000到7000亩,计划今年回收地膜10万亩,回收率达到85%以上。”

推进残膜回收 助力农田“排毒养颜”

这两天,在五原县天吉泰镇兴丰村六组的田地里,两辆带有残膜回收设备的拖拉机正在清除田间的“白色污染”,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地里的残膜被彻底回收处置。

近年来,五原县为全面推进循环农业建设,积极推广春种前和秋收后残膜回收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引导村、组、专业合作社开展地膜捡拾、回收、兑换一体化服务,现已建成13个镇级废旧农膜回收网点,拿5公斤废旧农膜可以置换1公斤新国标地膜。这样的置换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捡拾和交售废旧地膜的积极性,还进一步加快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全县农田残膜回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依托项目回收和个人耙拾回收,2019年全县农田残膜回收面积将达到160万亩以上,其中大型机械回收20.8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0%,基本实现了地头无裸露残膜,村庄、道路、林带无飘挂残膜。

现在,五原县已逐步形成组有回收员、村有转运队、镇有储存及兑换网点、县有回收加工再利用企业的四级回收利用体系。废旧地膜回收后经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加工成颗粒,作为制造高效节水滴灌带、林业绿化管、PE管的原料。这样一来,“白色垃圾”不仅能变废为宝,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多措并举推进农用残膜污染治理

2019年,巴彦淖尔市农作物覆膜面积817.78万亩,较上年减少7.26万亩,其中两大作物玉米和向日葵覆膜面积近700万亩,占总覆膜面积的84%。全市地膜用量2.86万吨,亩均用量3.5公斤。

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残膜回收网点63个,完成回收作业面积675.6万亩,占全市覆膜面积的82.6%。其中项目旗县核心机械回收面积47万亩。废旧地膜离田量2.3万吨,当季回收率达到80.07%,较上年提高5.07个百分点。

为构建完整的地膜回收体系,推动控膜治理取得实效。2019年巴彦淖尔市制定出台了《乌梁素海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补贴办法(试行)》,将国标地膜使用与回收补贴纳入补贴范围,通过政策性补贴推动我市废旧地膜回收利用。2019年符合补贴标准的共回收废旧地膜124.82吨,共计补贴资金31.2万元。此项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户自行主动捡拾地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由乡镇组织定点回收、集中堆放,回收企业统一收购、统一拉运,生产企业集中加工的网格式残膜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巴彦淖尔市积极研制残膜回收机械,破解技术难题。在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3个覆膜面积大的旗县区,依托各类园区,与市农科院、农机生产企业联合研制出适合当地的回收机械,着力解决玉米、向日葵根茬与地膜缠绕难以分离的问题。其中五原县农机企业研制的“锥形多角缠绕式新型残膜回收机”经试验示范,在集中连片种植区、葫芦等小根系作物上当季作业效率达到20亩/小时左右,向日葵上达到13亩/小时左右,玉米上达到10亩/小时左右,机械捡拾净度可达到75%-80%,若加上人工捡拾,净度可达到85%-90%。

“依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结合市政府出台的《乌梁素海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补贴办法》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我们通过项目补贴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到回收行动中来,从原有的简单离田丢弃变为农户主动回收,从原来的废弃焚烧转变为回收循环利用,形成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残膜回收利用良性循环体系,保证了残膜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局长奥林虎表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地膜回收显成效 绿色方案解困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构建地膜回收体系纪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421/695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