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培育特色产业 送去致富法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57
内容摘要:河北省隆化县郭家屯镇南兆营村村民张海洋正在喂养3户特困户托管的肉牛。 杨震 摄自从村里建了村畜牧兽医服务站,真是实现了鸟枪
培育特色产业 送去致富法宝

 

河北省隆化县郭家屯镇南兆营村村民张海洋正在喂养3户特困户托管的肉牛。

“自从村里建了村畜牧兽医服务站,真是实现了‘鸟枪换炮’。”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塘村的村民来说,自动饮水碗、定制饲料槽、无害化粪污处理池等现代化设备比起以前的单户饲养模式,确实是高端多了。

更令人高兴的是,驻村工作队将当地引以为豪的优良品种多浪羊分级,筛选出更好品质的个体,并植入电子芯片精准管理,仅两年时间,已鉴定2000余只。

“畜牧总站经常派人来‘把脉问诊’,村里的畜禽养殖规模和牲畜品质明显提升,牲畜存栏量由2017年的2200余头(只)增加到现在3500余头(只),多浪羊养殖平均每只销售纯收入增加200余元;家禽及鸽子存栏由2017年的4000羽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总站党总支书记谭小海说,“畜牧业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目前,全村贫困户已稳定脱贫。”

“产业扶贫,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物质基础。”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说。

从河北省隆化县,到新疆的巴楚县、于田县,再到湖南省永顺县,近年来,全国畜牧总站这支畜牧技术推广的“国家队”,围绕推进特色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积极助力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喜人战绩。

精准施策补短板 打通全产业链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为此,相应的帮扶举措已经较早谋划。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工作方案》,同年7月13日,全国畜牧总站对口支持新疆特色畜牧业扶贫行动正式启动。

精准扶贫,精准是要义。为了深入了解对口帮扶的于田县和巴楚县的产业发展状况和需求,2018年,畜牧总站先后组织了3次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贫困村,考察养殖加工及饲料生产企业,了解当地扶贫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解剖产业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深贫地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要下苦功、出实招,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消费习惯、市场环境等实际,精准施策,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王宗礼说。

调研组发现,近年来,巴楚县大力扶持畜牧良种繁育中心,引进黑头萨福克羊、夏洛莱羊、西门塔尔牛等国内外优良品种,“四良一规范”养殖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特色品牌创建实现了从无到有。但是,当地畜牧业仍存在着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农村人畜混居、畜产品质量标准不规范、饲草料供给不足等短板。

在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看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自然条件上来说,巴楚县土质盐碱性较为严重,地下水位较高,缺少可种植的饲草,饲草料供给明显不足;从生产观念来讲,当地依然以传统的单户养殖模式为主,技术薄弱、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良繁中心与当地群众之间没有建立起可持续性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加强对南疆地区的技术指导,畜牧总站成立了来自全国畜牧总站、国家肉羊产业体系、肉鸡产业体系、奶牛产业体系等16位专家组成的特色畜牧业扶贫行动专家组,于去年协调安排20万元项目经费,在巴楚县和于田县示范推广肉牛肉羊繁育技术。为了做好顶层设计,畜牧总站还出资20万元,委托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团队,制定巴楚县肉羊产业发展规划,对全产业链条统筹谋划。

与此同时,畜牧总站协调推进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巴楚县和于田县签订产业帮扶合作协议,向两县捐赠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5000支、优质成年杜泊种公羊20只,并就饲草料供给体系建设开展耐盐碱的牧草种植技术示范。

技术培训解难题 助农增产止损

“将技术送到家门口,将培训班办到村委会。”这是畜牧总站精准帮扶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为此,畜牧总站广泛开展科技帮扶,构建起完善的技术培训、推广体系。最直接的做法是,进村入户技术培训常态化。

去年11月,畜牧总站组织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院长赵书红和湖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所长梅书棋等4名专家,前往永顺县科皮村开展技术培训,重点讲解生猪选种选育、饲养管理、非洲猪瘟防控、土鸡养殖等关键技术,近50名养殖户慕名前来。

隆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农牧业大县。过去,老百姓的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4月把牛赶上山,到10月中旬再赶回来,十几头母牛,一头公牛,带回几头算几头。”隆化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士杰说。

粗放的养殖方式,投入不低,效益却不高。为此,畜牧总站领导多次带队,与当地乡镇负责人、村干部以及养牛户举行座谈,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为有效解决当地肉牛配种难、种源差的难题,畜牧总站联合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为隆化县郭家屯镇黄牛改良示范站捐赠生物显微镜等人工授精配套仪器设备20台(套),累计赠送牛冻精1.25万支,目前已使用1万支左右,生产犊牛约5000头。

今年3月,西屯村肖树臣家的牛产下一头小牛犊,郭家屯镇基层农技站站长张汉军乐得直夸:“杂交出优势。采用冻精配种,无论是出生重量、体型等,都优于当地的本交牛。据测算,每头6月龄的架子牛比本交牛多卖2000元左右,后期育肥长势更好,日增重也比本交牛高,按1000斤出栏计算,可比本交牛提前2个月左右出栏。”

犊牛腹泻、牛肺炎等疫病一直是隆化县养牛户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南兆营村的博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春天产下60多头小牛犊,因为犊牛腹泻死了20多头。“每头牛养大了,能有4000元纯收入。这么大的损失,让我怎么不心疼。”合作社理事长申万清说。

为此,刘士杰联系了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中粮集团高级兽医师张红彬。去年6月,张红彬来到南兆营村,对申万清家的牛当场诊断、开出药方,并对饲料配比、圈舍卫生保持、兽药配方使用提出改进建议。在张红彬的指导下,申万清家犊牛腹泻的问题有了好转,牛肺炎也得到了有效医治。

金融支持防风险 兜底保障保民生

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一直是制约肉牛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畜牧总站的帮助下,隆化县“联办共保+险资直投”金融支持肉牛产业试点顺利启动实施。

“联办共保+险资直投”模式,具体说来,就是由县政府出资为肉牛投保,人保财险公司承保,并为养殖户提供养殖贷款,贷款利息由县政府支付。该模式以“政策支持”解决产业主体融资信用不足等问题,以“险资直投”解决融资难、融资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匹配等问题,以“联办共保”兜住生产经营中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有效防止养殖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全县的牛打包入保,有效降低了贫困户的负担。”刘士杰说,2019年度保险实施以来,共理赔3551头牛,赔款金额1282.28万元,目前仍有1040头牛正在走理赔流程,预计赔偿金额达499.2万元。

“险资直投”最大的特点,既能支持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又能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其贷款对象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外,无论是企业、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均要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或利益分配机制。经营主体按照贷款10万元带动1个贫困户的标准,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连续3年,每年给贫困户发放3600元分红,由乡镇政府存档保证落实。

截至目前,“险资直投”已累计发放贷款236户,合计金额1.54亿元;累计带贫1573户,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款566.28万元。

对于因病致贫的情况,隆化县主要采取兜底保障的方式提供扶持。2019年底,南兆营村还有3户7人未脱贫。“这3户都是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兜底的方式脱贫。”南兆营村驻村第一书记董延安说,“比如张印一家3口,他瘫痪在床5年多,妻子因患癌症做了手术,孩子还在上高中,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通过低保,村级光伏电站带动3000元/年的分红,以及中草药种植项目分红等方式,张印家已达到脱贫标准,但其生活水平、脱贫稳定性仍然不高。“我们考虑的不是单纯的脱贫,而是要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户的收入稳步增长。”刘士杰告诉记者。

为夯实3户脱贫基础,2019年,畜牧总站出资6万元,购买6头母牛,采用“肉牛托养”的方式,把牛寄养在当地养殖大户,母牛产下牛犊,有了收益,养殖大户在3年内以分红的方式将2万元返还给贫困户。如此一来,每年又能增收6000多元,稳定脱贫又增加了一重保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培育特色产业 送去致富法宝”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409/694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