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从“提篮小卖”转向“耦合突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48
内容摘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2018年初,贵州省作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重大决策,并提出实现革命成功的“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其中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成为这场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贵州抓住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联结起来,实现小农户和大服务的对接,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量小、“提篮小卖”“户自为战”向集约规模、现代商贸物流和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探索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崭新途径。

截至目前,贵州省1000多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000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万多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和近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构筑起贵州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引擎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在带领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

“受疫情影响,现在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魔芋采收完。”3月22日,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魔子种植基地,几十名村民有序分布在田间地头,采挖、分拣、装车,一气呵成。

2019年,贵州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在麻乍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在当地建立了2020亩魔芋种植示范基地。一年来,从组织种植到供应市场,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麻乍镇的魔芋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农民实现了有就业、有技术、有收入。

麻乍镇仅仅是贵州充分运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省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成为不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火车头”和“加速器”。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期。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木杨村五凤坝区,30余名村民分区域耕作栽种葱苗,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这是广东中红农业有限公司订单式农业生产基地春耕现场。

作为今年初汇川区投促局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中红农业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团泽镇合作,以5个坝区为重点,在春耕生产中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市场农业、订单农业,提高每亩土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同样,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当地菇农正将一筐筐刚采摘的香菇送到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交菇点。作为一家从福建引进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食用菌生产、研发、加工与销售于一体,年产食用菌近500万袋,产值3000万元。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玉屏县引进广州温氏公司发展生猪养殖。温氏公司为玉屏农户量身定制了“公司+家庭农场”411合作经营模式:仔猪、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四方面均由公司垫资,一定保价回收生猪,一定保障农户合理利润。同时,承诺实现“231”利润目标:投资20万元,每批养300头猪,年利润10万元。

“在与农户合作基础上,公司还大力发展‘公司+村集体小区+农户’合作模式。”玉屏温氏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现有家庭农场1000余户,其中村集体扶贫养殖小区(合作社)165个,2018年获利2763万元,通过养殖、分红、就业等方式,带动3257人脱贫。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的包装打造等也更加便利,从而形成群聚效应,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六盘水市农投公司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中企业多、品牌杂、基地散等问题,组织25家民营企业,成立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六盘水发展猕猴桃种植18.18万亩,鲜果更是远销中国台湾、泰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促进发展

——作为一个集体组织,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既能在统一管理下促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又能在面对企业和市场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2014年,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在村“两委”带领下,把全村办成一个合作社,村集体组织与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一体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演化为“村社一体”小农户变成“大股东”,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贵州省作为深度贫困的一个山区省,借鉴塘约村经验,如今,从安顺市到六盘水市,再到毕节市,贵州“村社一体”模式普遍推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现在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我们开始准备今年的育苗工作了。”3月27日下午,息烽县鹿窝镇胡广村科技副主任周光平介绍,同村的息烽县乡情农业合作社社员早已准备就绪,“复工复产的消息一传来,鹿窝镇政府就给我们送来了物资,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干一场。”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将‘村社合一’经验在当地多个村寨推广,‘户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农业经营模式日趋减少,肉鸡养殖产业更是发展迅速。”鹿窝镇镇长张毅介绍,如今,鹿窝镇除了周光平负责的胡广村,还有周边的三友村、台舍村和华溪村等几个村联手发展肉鸡养殖产业,鹿窝镇的养殖产业已突破百万羽大关。

在贵州,像胡广村这样因为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产业巨变的村庄比比皆是。盘州市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联村党委+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方式,与农户紧密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全村964户农民变成股东,990位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村集体每年也有了几十万元的收入。

大坝村原是安顺市西秀区有名的贫困村。2007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成立了大坝村延年果种植、黔江种植养殖、香成种植养殖3个农民合作社,开始种植金刺梨。村民则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大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982元提高到2018年的12980元,贫困发生率更是从2014年的11.85%下降到零。

合作社建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村干部强不强、致富带头人强不强。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村委会主任张凌把村庄当成公司来经营,向管理要效益,激活农业农村生产力,积累村集体经济财力。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18年的6万元增加到16.3万元,从穷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如今,实行“村社一体化”,许多村寨通过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

以农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红利

——农民增收看产业,产业发展靠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素,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积极参与,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探索

在水城县杨梅乡的早春茶基地,千亩茶树吐露新芽,几十名采茶工人双手飞快地采摘新茶。在这里,不少茶农成为基地利益联结的种植农户。

水城春茶作为水城县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在基地投产后,按照国有投资平台占股50%、农户占股42%、村级合作社占股8%进行分红,把村集体、农民和经营主体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有12391户农户43254人参与到茶产业发展中来。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农民,农民脱贫致富还得依靠产业,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

“想要脱贫致富,一定要改变这种不知道做什么的局面,让大家都忙起来。”看着村民守着一亩三分地得过且过,贫困户抓耳挠腮没出路,关岭县花江镇前锋村第一书记刘维波十分焦急。

前锋村坐落在群山之间,土地零散,农业产业发展路子狭窄,曾经村“两委”在合作社养牛上“栽过跟头”,后来大家一度找不到发展方向。

抱着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想法,刘维波与村干部多方调研,引进贵州关岭牛铭品有限公司,到前锋村发展关岭牛养殖。养牛场重新运营,刘维波又发动农户种皇竹草专卖给合作社。终于,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前锋村打了一场翻身仗。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实现分红42万元,全村20多户种草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更是产业革命最直接的受益者。“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组织方式的创新,在市场竞争下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实现省内外“大市场”与山村里“小农户”的有效衔接,保障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必将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全新视角,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要稳妥推进。当务之急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桥梁”,真正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千万小农户引领到现代农业的轨道上来,通过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分享乡村振兴的红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从“提篮小卖”转向“耦合突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408/694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