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湖北利川:土家民歌村 茶香歌更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422
内容摘要: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毛坝集镇出发,沿国道行驶大约5分钟,就看到一座朴素的石桥。这是通往民歌村新河村的必经之路。名副其实的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毛坝集镇出发,沿国道行驶大约5分钟,就看到一座朴素的石桥。这是通往“民歌村”新河村的必经之路。

名副其实的“歌海”

利川毛坝有六大“海景”,并称为毛坝“六海”(歌海、漆海、云海、竹海、林海、茶海),歌海的得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河村。除从外地或外村嫁进来的新媳妇和极少数小孩外,新河村人几乎人人是歌手,个个是舞者。据悉,该村共836人,能唱上百首山歌且能登“大雅之堂”的就有上百人。

在这里,山歌无处不在:干活喊号子,进山和山歌,下田唱田歌,闲暇哼小调,相亲对情歌……

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主要分3种,山民歌(也称翻山调)、灯戏和傩戏,目前整理成册的共有200多首,其中山民歌就有130余首,歌曲主要反映农耕、百姓的日常生活、爱情等内容。

据史料记载,毛坝乡夹壁、新河一带在唐宋时期形成了覃、田等强宗大姓。元初,朝廷授金虎符于覃家,授权管理新河一带。明以前,施南司治由青岩迁至夹壁,再迁龙孔。这些司治所在地即位于新河一带,这里因此成为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强宗大姓的形成,一些卖艺求生的民间艺人来到新河,他们经常应邀为土司和其他有钱人献艺。这些街头文化艺术经无数艺人的演绎、搜集、整理,最终发展为如今的民歌民舞民戏。这些歌舞早在明清时期就已走向成熟。

新河村之前每月二、五、八都会聚会“赛歌”,如今因外出打工者较多,加之村民们平时农活较忙,聚会就改为一月一次。村里的小孩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慢慢也就学会了。新河村的山民歌就这样口口相传,一辈一辈地传唱着。

茶乡歌王代代传

如今新河村村民传唱的歌曲称为“柏氏山民歌”,旨在纪念其传承者和整理者柏乐明。柏乐明是生意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他走南闯北,一边做生意一边收徒弟,以传承自己收集整理的民歌,到1997年过世时,共收了徒弟100余个。

柏乐明的后人现还居住在新河村。他有3个孙子,其中最小的孙子柏义双今年68岁,是村里出了名的“金嗓子”。柏义双的孙子柏康旭今年6岁,从刚记事起就整天跟着柏义双,很自然地学会了如《青布帕子五尺长》《山放羊》等简单的山民歌。

柏义双,人们又叫他柏大师,他不仅会唱而且会跳,傩戏、绕棺舞、狮子舞、灯戏都是主角,笛子、二胡、唢呐、锣鼓样样都行,自编自演本土节目,经常参加镇、村组织的文化宣传活动,分别接受过中央电视及省、州、市电视台的采访和节目录制。2006年,在恩施州第二届原生态山民歌大赛中,柏义双和姐姐柏义发演唱的《拐子歌》,以风趣、圆润的唱腔获得了优秀奖,第一次从田间地头唱到舞台。随后多次参加省、州、市举办的山民歌演唱比赛,其原创的《青布帕子五尺长》《拐子歌》《打鱼歌》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

新河山民歌宛若烂漫的山花,漫山遍野。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柏义双越来越感受到:由于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新河山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瑰宝正呼唤着更多的关注与保护。他说,为了民歌的传承,他要把新河山民歌唱出大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湖北利川:土家民歌村 茶香歌更美”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318/691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