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京”心书写“文香故里”的富民画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42
内容摘要:尼木,西藏拉萨市的一个县,被人们亲切的称颂为文香故里。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同时长期存在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

尼木,西藏拉萨市的一个县,被人们亲切的称颂为“文香故里”。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同时长期存在“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的“三差”实际,加之思想落后,生产力低下,“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直是当地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初期,尼木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9户5108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自1994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北京市坚持真心真情援藏,已有9批援藏干部、援藏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尼木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投入援藏资金6.17亿元,援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扶贫产业等项目80多个,极大地促进了尼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在多年的对口援藏实践中,北京市各区结合尼木县实际,对口支援工作主动融入“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教育、医疗、人才等各方面的具体帮扶内容,开创了以建设“高原生态田园综合体”为主要内容的脱贫路子。如今,尼木县产业发展基础轮廓已经形成,一幅生态富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京企进驻尼木绘产业蓝图,藏鸡规模养殖实现零突破

在历史记载中,尼木县群众一直有饲养藏鸡的传统,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尼木藏鸡产业应运而生,并通过北京市援藏牵线搭桥,北京德青源企业正式进驻尼木县,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养殖从“0”到“1”的突破。

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从2016年藏鸡产业项目实施至今,北京市先后投入援藏资金1.242亿元,建设尼木藏鸡原种保护基地一期、二期工程,投资2100万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藏鸡标准化养殖基地也相继建成,藏鸡生命仓、智能鸡舍、孵化厂、饲料加工厂、实验室等一系列现代化养殖车间拔地而起。

经过两年的品种培育,尼木藏鸡从原来年产蛋50枚至80枚提升到160枚,产蛋量提高了近3倍。截至2019年12月,尼木县藏鸡存栏5.2万羽,全年实现经济收益300余万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户65户390人年均增收1.2万余元。

尼木县藏鸡产业在对口援藏工作的助推下,度过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现已基本形成集藏鸡品种培育、鸡苗育雏、饲料加工、鸡肉及蛋制品生产加工和集中养殖、林下养殖、庭院养殖于一体的藏鸡循环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建立了“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五年十万蛋鸡工程”,贫困群众在藏鸡产业发展中切身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昔日穷山沟变身“网红”地,全域旅游打造最美乡村

尼木县卡如乡,秀水环绕、花木葳蕤。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小山沟,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拉北环线”旅游热门景点,卡如村更是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荣誉。

卡如乡的华丽转型,得益于北京援藏精准扶贫奔小康示范乡项目助推尼木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针对卡如乡地势狭长,耕地草场短缺的实际情况,北京市引入沟域经济发展新理念,充分挖掘千年核桃林、野生桃树林、高山灌木林、温泉地热和当地紧邻318国道的优势资源,先后投入援藏资金90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设施农业、文化创意、休闲服务项目建设,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和群众收入多元化。

目前,项目建成“核乡寻忆”民俗文化体验村、生态大桃采摘园、温泉休闲驿站、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游客综合服务区,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带贫模式,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通过项目运营以及合作社经营,预计全乡59户建档立卡和低收入户2019年户均增收1.2万余元。

“咫尺应须望百里。”像卡如乡这般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尼木县快速涌现。对口支援及东西部协作携手奔小康战略,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尼木美丽乡村建设正快马加鞭,贫困群众喜笑颜开“共奔小康”。

荒滩建起航天育种基地,现代农业激发产业新活力

地处海拔4200米的尼木乡乌米组,山峦叠障,田垄交错,生机盎然。利用无土栽培的各类蔬果长势喜人,一条条有机基质槽均匀分布,一座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成为冬日茫茫田垄上一幅别样画卷。

“向青山绿水要发展,向生态田园要出路”一直是尼木县有机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依托对口支援资金、技术优势,投资5499.2万元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改变粗放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

尼木县采用农业联合体经营方式,成立尼木净土公司,让过去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的群众参与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党员干部“点对点”抓产业项目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桥头堡”“排头兵”作用,运用“走出去”学到的专业技术开展干群“传帮带”,着力打造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队伍,实现廉价低效的传统种植业向现代设施农业转型。

目前,产业园已完成建设智能连栋温室3835.21平方米、日光温室1.218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等,主要栽植经航天育种选育的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茄子、黄瓜、南瓜、西瓜、甜瓜、树莓9个品种。2019年运营以来,种植果蔬预计实现经济收益40多万元,已兑现98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劳务分红12.62万元,最高分红达1.27万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京”心书写“文香故里”的富民画卷”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117/6859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