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款猪肉的产地湖南省宁乡市,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广泛构建营销网络、力促生产转型升级、有效延伸产业链条,让宁乡花猪特色产业朝着“百亿产业、富民产业、品牌产业”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科技提质,由“卖猪”转向“卖产品”
“宁乡花猪养殖周期必须要8个月,饲料以谷类为主,因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格为普通猪肉的3倍以上。”产业园龙头企业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公司董事长李述初说,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团队,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致力于宁乡花猪重大疾病防控、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绿色养殖和产品研发等技术攻关。
流沙河公司的做法并非个案。产业园投资500多万元与湖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在宁乡花猪肉质与脂肪特性、花猪商业分割技术、猪油液化和粉末化加工关键技术、宁乡花猪基因鉴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时,以大数据为支撑,建成宁乡花猪产品溯源系统,引导通过二维码使用、定点监控、门店销售、信息系统管理,实现从“一头猪”到“一片肉”的全程可追溯。
据了解,目前产业园针对宁乡花猪的科研工作覆盖保种、养殖、设备、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研发预制菜、肉卷、肉酱、肉干、香肠、水饺、肉包等宁乡花猪深加工产品49种,使宁乡花猪产业实现由传统“卖猪”向高效益“卖产品”的转变,产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
价值提升,由“大路货”转向“品牌化”
“狮子头,铜锣肚,乌云盖雪,银颈圈。”经过千余年发展,宁乡花猪成为中国四大地方名猪之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瘦肉型生猪品种的引入,宁乡花猪产业受到不小的冲击。2003年,在宁乡花猪种公猪仅剩7头、一度濒临灭绝的情况下,宁乡市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在宁乡花猪原产地流沙河草冲村建立宁乡花猪保护中心、宁乡花猪保种场,设定10个自然村为宁乡花猪保护区。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宁乡又投资2000余万元,完善建立(国家级宁乡花猪保护区、保种场、保护中心、种公猪站、冷冻基因保存库)“五个一”的宁乡花猪保种体系,并建成资源场1个、一级扩繁场3个。
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宁乡花猪美食节、光猪跑、溜花猪等特色活动,冠名京广高铁专列,在机场、高速、地铁、城际线、社区等开展广泛宣传,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让宁乡花猪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品牌价值由2017年的1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9.02亿元。
文化助农,由“产品输出”转向“文化输出”
“我们在产业园建设中,注重发掘宁乡花猪深厚的特色文化,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使宁乡花猪产业由‘产品输出’转向‘文化输出’。”宁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长付旭明说。2018年1月5日,中国邮政以宁乡花猪为原型,发行第四轮《己亥年》生肖猪年邮票——“肥猪旺福”和“五福齐聚”。
在宁乡花猪产业发展中心,占地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宁乡花猪文化展示展览馆已于2019年8月对外开放。“追根溯源”“华贵族群”“壮美华章”“复兴之路”等主题展,对宁乡花猪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展示。
湘都生态农业园是长沙市首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创建基地,园内设置农事实践、拓展训练、花猪游乐、美食嘉年华等项目。其中,湘都小花猪农乐园已开发花猪赛跑、花猪跳水、花猪领养系列特色旅游体验活动,让湘都研学旅行声名鹊起。
另外,产业园通过主题农庄和绿色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流沙河花猪特色小镇、宁乡花猪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产业扶贫,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
“2018年养了420头花猪,公司包销售,平均每头猪纯赚350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宁乡市老粮仓镇田村村民黄岳辉和妻子原来在外打工,如今在家养殖花猪,既有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为推动宁乡花猪特色产业发展,宁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产业扶贫。
产业园内的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公司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六统一”的方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仔猪、技术、饲料、兽药,购买农业保险,统一回收代养猪。生猪出栏后,公司按照“支付代养费+固定比例分红”的结算方式使贫困户受益,2018年带动282户贫困户增收,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
据宁乡市副市长文平介绍,近两年,产业园共吸引27家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和3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目前,产业园的花猪产品产能超过1万吨,直接提供就业机会2.6万个,带动就业8.3万人。
同时,产业园将3900万元财政资金通过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合作社,作为股权资金入股企业,年底按“20%归村集体所有,80%通过合作社分给农户”的方式进行企业分红。目前,已累计为农户分红784万元,为村集体创收1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