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个山区村的“谋富”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11
内容摘要:入冬后,不少树丫已成光杆司令,可眼前的这片艾草基地,却正冒出新芽。前不久一直干旱,连日的几场冬雨,终于把地润透,方耀民这
 入冬后,不少树丫已成“光杆司令”,可眼前的这片艾草基地,却正冒出新芽。前不久一直干旱,连日的几场冬雨,终于把地润透,方耀民这才稍稍得空。为了照看基地,他丝毫不敢马虎。接下来,村里富不富,就看这艾草长势了。

方耀民是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篁岸村的村委会委员,基地由村委统一流转和投资,他则负责具体管理。干农活不在话下,可种艾草,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格外用心。还别说,才两个月,方耀民已然成了半个“土专家”。每隔几天,就不断有村民上门求教,大伙儿都准备明年也种些。

在开化县,过去少有村庄种艾草,篁岸咋会搞起这么个百亩基地来?话还得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说起。2019年9月底,浙江省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一行来村里调研,看到十来家农户正从事艾草来料加工,有一对六旬夫妇,一年毛收入就有4万元。

原来,这原料从河南运来。不少加工农户反映,路上运费就得不少,艾叶质量还参差不齐,可自己种吧,一没技术,二没资源,三没资金。几轮问答下来,一个想法应运而生:能不能由镇里牵头、村委蹚路,看看篁岸是否适合种艾草。

一个多礼拜后,镇村干部组团前往河南考察,从种植到粗加工,再到艾草的系列产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全都看了个遍,信心更足了。这个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关键劳动强度不大,特别适合留守的妇女和老人。艾草喜水怕涝,村里正好有块荒地,就在十里干滩,简直是“天作之合”。

其实,在主题教育期间,篁岸村就多次谈到有心发展产业。篁岸下辖6个自然村,个个都很穷,加起来每年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都不到10万元。这次,总算摸清门路,感觉致富的曙光在前。

考察返程时,大伙儿直接带回了种苗。其秆少、叶多、绒厚,叶子大、产量高,色泽和品质俱佳。2019年10月下旬,篁岸开始种植。县里农技专家下村手把手指导,后头还有省农科院的专家实时支招,一切都很顺当。

村党支部书记方荣军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艾草,首年成本2600元,第二年只需除草、施肥;艾草一年可割四茬,其全身是宝,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既能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原料,秆渣则可做泡脚艾包、枕头、靠垫等,预计第二年,基地亩均产值就能达到3000元,净收入2000元。

尽管艾草才刚长出芽,但方荣军未雨绸缪,考虑到上半年雨水多,又是首茬收割,怕影响质量,村里正准备打造烘干房,引进加工机。这样一来,每年的加工量能达到近3吨,以后也能提供公共服务。

根据计划,篁岸村将把艾草作为“一村一品”产业,粗加工环节交由各家百姓,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终端产品则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接下来,待整套运行模式成熟后,村里还准备向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并予按单包销,从而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个山区村的“谋富”之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104/6842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