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大而不强,杂而不亮 农业品牌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5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81170
内容摘要:工人日报讯(记者杨召奎)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日前,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

工人日报讯(记者 杨召奎)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日前,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农业尤其是品牌发展“长腿”很长、“短腿”很短,农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今后我国农业尤其是品牌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做优品种、做亮品牌、做强产业”上来。

在由传统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农业领域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论坛现场,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19年度)》。该报告提出,我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存在产品种类繁多、市场需求空间大等优势,但也存在产业链条短、大而不强,假冒伪劣重灾区,影响力仅限局部地域和物流运输滞后等问题。

根据我国品牌农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报告梳理了五类“短板现象”,包括“一哄而上”同质化严重、“劣币驱逐良币”、部分区域农业品牌还在“睡眠”中、一味追求品牌“一夜成名”、优质农产品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价值化的需求等。

“当前,农业品牌化汇聚着越来越多的聚光灯,但国内深入研究和实践者寥寥无几,真正成功经验和可复制的成功模式更是屈指可数。”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郑志受表示。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认为,要建立起优质产品标准。没有标准的产品,最终是走不远的,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地方产品标准治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地环境,就很难打造出优质的农产品,也很难创出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如何把产地环境保护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在,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问题,对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构成了威胁,所以我们要切实把农业的产地环境保护好。”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从消费者层面出发,深度诠释了她对于区域农业品牌运营和消费的看法。“今天的消费者和过去的消费者完全不一样了。他不仅仅是生物人,还是社会人,同样也是符号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立体多元个性的符号消费已然形成。”

论坛现场,多位地方政府负责人围绕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发言,共同探讨这一业态的升级之道。他们认为,质量是铸造品牌的第一要素,中小型企业“一企一品牌、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模式很难有大作为,只有统一区域农业品牌、统一产品标准、抱团营销推广,才能闯出大市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而不强,杂而不亮 农业品牌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225/683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