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将糯米装车发往重庆。
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从水稻到稻麦再到小麦,黟县、凤台县、埇桥区……一路向北,感受着皖南优美的自然风景,也体验着皖北深厚的历史底蕴。
安徽,4000多万亩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全省主要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服务270多万农户和各类经营主体,农业生产性服务增加值达131亿元。作为农业大省,面对南北地貌、气候的巨大差异,是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呢?记者深入安徽省,一探究竟。
“金色链条”全托管
“全程社会化服务我们探索了很多年,从1997年的‘五统一’到2012年的‘十统一’,一直到现在的‘十二统一’,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这是一条土地增产、农民增收的‘金色链条’。”安徽省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宏斌口中的“十二统一”是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种、统一机条播、统一机插秧、统一开沟、统防统治、统管统水、统一收割、统一回收加工销售、统一秸秆综合利用。
22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大丰收,水稻、小麦的收成均创历史新高。一亩水稻单季可卖到2200元,小麦1000元,净收入有2200元。”陈宏斌侃侃而谈。因为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每亩地可以少投资240元,多收入360-400元,一减一加,增收600多元。
76岁的苏孝田不仅有20多亩地,还养了16头牛。“我的主业是喂牛,副业是种地。”57岁的米万朗有40亩地,全部交给合作社打理,自己则从事装修行业,每天至少有200元的收入。
凤台县的机插秧已经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位处山区的黟县也迎头赶上。“没有机械化,农业就做不大。因此,2015年我们就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安徽黟县有农粮油生产联合体负责人徐海波介绍,“我们这里是山区,田块小,梯田多,爬坡高,机械化相对较难,但是完全可以克服,只是需要多转几个弯,效率低一点,价格高一点而已。”
有农粮油生产联合体大力整合服务资源。“有农生态农业公司负责提供加工、销售、金融、保险等服务;有农科技公司负责全程追溯、质量检测、大田物联网等科技攻关和服务;农友种植合作社和有农农机合作社负责提供从育秧到烘干仓储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徐海波运筹帷幄。
韩祖德、卢东兰这对60岁的老夫妻在有农的帮助下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农场。“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我们承包了230亩的土地,这搁以前,可是一个生产队几百人的工作量啊!”
“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全程土地托管,一直坚持到现在,广阔的田野就是我们的办公场所。”安徽省宿州市金色家园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戚仁杰说。金色家园积极推广“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整村推进托管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我们村没有工业、企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虽然有地,但是缺农机、缺服务。金色家园加入后,不仅农民省事,村集体每年还能有六七万元的收入。”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朱庙村村支书沈加亮介绍,“这些村集体收入又投入到村里的路灯、厕所等公益事业。”
“黑色食品”闯市场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熟,产业链条的完善,各大服务主体不但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且在保证既有服务的基础之上加快特色产品的开发、核心产品的打造,不断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更大限度地提升利润空间。
“我们黟县的‘黟’字就是‘黑’加‘多’嘛,于是我们就和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科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田川、碧山开展黑粮生产试点,开发黑米、黑玉米等高营养附加值的黑粮产品。”徐海波半开玩笑地介绍。
黑色食品富含天然花青素和铁元素,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是当下非常流行的健康养生食品。恰好,成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适宜的种植环境、文化环境共同推动了黑色食品的发展。有农培育的黑米、黑玉米和当地特色的黑茶、黑果、黑鸡、黑猪共同集聚形成“五黑”产业。
与此同时,金色家园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探索黑小麦的种植、加工。“我们的黑小麦坚持不打农药,并且选择传统的低温石磨工艺磨制黑色小麦面粉,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金色家园公司孙韩自豪地介绍,“用我们的黑麦制成的黑面馒头在农展会上一抢而空,供不应求。接下来我们还要积极推广绿麦的种植。”
农业生产的每个细节,都是有讲究的。不论是黟县的“五黑”产品还是宿州的黑色小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走高端、健康路线。而这背后,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及风险。于是,主动了解市场、依靠社会服务发展订单农业成为保证收益、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今年,有农100亩的黑玉米单季销售额就高达40多万元,平均一根玉米的价格达到1—1.5元。
绿色生态谋长远
“我们山区耕地面积小,想发展农业就要做精品,要依托社会化服务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有农,有农,就是指有机农业。”提及命名的缘由,徐海波给出了简单又直接的答案。水稻是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因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覆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的有机稻米更加绿色、健康。“有农田里好多蛙”是他们的宣传口号,更是稻田里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凤台糯米每年都供不应求。”陈宏斌说,“我们坚持优质、高效、生态、有机、无公害,加大对土壤的修复深耕,做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即控制用水量;两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三基本,即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凤台县以种植业生产产生的秸秆为原料,通过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燃料或直接还田,一方面为群众在禁烧工作的困扰中找到一条较为稳妥的办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农田土壤的改良做出了贡献。”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营管理科科长吴震宇介绍。
秸秆如何利用?淮南市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农作物秸秆收集站,在统一收割过程中对秸秆进行粉碎,通过饲料养牛、燃料加工豆腐、直接还田三个途径进行处理,改变了过去“一把火”的局面,做到不在田间燃烧一斤秸秆,不浪费一根秸秆,杜绝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宿州市则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生产技术一次性完成秸秆灭茬、粉碎、旋耕、种肥同播。
与此同时,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倡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基础的条件下,测算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进行精准的配方施肥。天气预报和植保站的“病虫情报”则保证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生态农业带来的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农公司与中石化、中石油和大型超市合作,有机稻米成功进驻省内200多家连锁超市门店。2018年,胚芽米等产品的销量达4709吨、销售额达3833万元。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60%左右的糯米直供五粮液、古井、洋河等大型高端酒厂,同时为五芳斋的粽子、旺旺集团的雪饼、三全的汤圆提供原料。糯米不仅畅销全国各大米市,还远销新疆、重庆。金色家园种植的高蛋白大豆则与海天酱油、金记食品等长期合作。
“我们现在已经有跨县复制的例子,如何针对省内的南北差异探索新型服务模式,产品互补销售,合作共赢,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徐海波踌躇满志。“我们阜阳市场、淮南市场都启动起来了,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服务大众。”孙韩信心十足。“我们在云南、柬埔寨都有专职人员,每天负责汇报当地交易市场的糯米价格。”陈宏斌目光长远。
“安徽全省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2.2万个,2018年200多家服务组织成立了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联合会,促进了全省服务组织一体化发展。接下来我们还要大力支持新型服务主体,加强市场规范、政策支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