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冬季如厕一直是困扰广大农民的难题,近年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牵头推动下,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全面开展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将样式新颖、干净整洁、卫生环保的新型农厕送入千家万户,在冰天雪地中给十几万如韩凤芹这样的农民带来温暖。
宜水则水 宜旱则旱
“农村改厕极其复杂。哪一个环节没考虑到位都会出问题。”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钟东说,“吉林改厕工作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冬季寒冷,一些地区干旱缺水,地下冻土层深,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才能做到‘方便’更方便,健康不闹心。”
2015年开始,吉林省就在延边州和龙市光东村选取农户进行改厕试点实验。2016年,在东、中、西部选取8个村、426户进行试点。从2019年开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在全省推荐三种无害化卫生旱厕,多方联系设计单位和团队,引导改厕企业推进经济适用、适合农村实际的改厕模式和产品研发,遴选并推荐适宜高寒地区使用的三种无害化卫生旱厕模式,并在长春农博园设立集中展示区,供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参观学习。
吉林省在主推旱厕的基础上,不搞一刀切。选择地方财政状况好、农户改厕积极性较高、自来水普及率较高、现有房屋满足施工条件的地方,继续推广室内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厕所;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等工作,在农村新建房屋内规划建设卫生厕所;选择经济条件好、住房集中、村内地势有一定坡度的村屯,逐步推进地下管网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彻底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和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
“我们坚持新建厕所要全部实现无害化,要有墙、有顶、有门,内有标准便器,无蛆蝇,基本无臭味,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确保新建厕所投入使用后能降低对农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升农民的如厕体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钟东说。
一体化推进 资源化利用
农村“厕所革命”是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给农户装上方便耐用的卫生厕所,并不意味着改厕就彻底完成,更重要的是后续“下水”问题如何处理。在这一轮农村改厕中,吉林省有意识建立系统思维,站在粪污就地利用、生产生活一体化、打造农村良好环境的角度,从实际出发,创新改厕方式,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问题。
“我们在改厕中有意识加强与乡村人居环境顶层设计的结合,统筹开展改厕垃圾污水的一体化治理,将农村改厕与乡村振兴、农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体化推进,力戒为完成任务操之过急。”钟东说。
为此,吉林一些地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管网建设等项目,试点推广水冲式厕所建设模式,以村为单位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将现有改厕农户全部接入管网进行粪污集中处理。一些地区则将庭院经济与农村厕所改造相结合,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用作自家庭院种植的特色作物的有机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深受农户欢迎。
“我们还探索了可再生能源自给自足村,将原本分散独立的农村能源技术以打包的形式呈现,解决农村环境和能源问题。厕所革命也将纳入这一系统。”钟东介绍说。
突出农民主角 加大厕改力度
走进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将军村村民韩大爷家,外面天寒地冻,里面却温暖如春。新安装的厕所周围有保温板,屋顶有玻璃盖,还有通风管、小窗户等设施,而且蹲便器上面有个盖板用来隔绝味道,厕所门口还安装了声控电灯。
“晚上,咳嗽一声就亮了,特别方便,夜里出来上厕所都不用拿手电筒了。”韩大爷心满意足地说,“家里原来的厕所是用木板搭的,冬天刮大风,特别冷,儿子和儿媳从城里回来看我,用不惯家里这个厕所,当天来当天回。新安装的这个厕所,暖和多了,孩子回来也愿意在家住了。”
在农村改厕推广过程中,吉林省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改不改厕、改哪一种,都由农民自己定,让农民自己当主角,引导各地主动参与改厕,自主选择改厕模式,充分保障农民群众自主参与权。
这一年来,吉林改厕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1月初,在长春市农博园设立改厕产品展示区,展示不同类型改厕产品20余个,在玉谭镇东升村设立农户使用区,体验农户60余户。5月,组织召开全省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技术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改厕技术产品现场展示、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引导各地提高认识,了解改厕技术,熟悉改厕流程,确定改厕模式。组织各县(市、区)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乡镇主要领导、村屯干部和农民代表,与符合本地实际的各类改厕企业进行对接考察。
资金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吉林省设立农村厕所改造资金3亿元,每户厕所改造支持1000元。争取中央财政厕所改造资金7752万元,全省筹集农村改厕资金6.1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厕所改造示范村1215个。截至目前,吉林全省农村改厕完成招投标户数25万户,开工14万户,完成5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如厕环境。
钟东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以点带面,分阶段、分批次滚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把好事办好、让农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