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树枝首先要给它松松‘筋骨’,上下左右都要压一压,才能拉枝,否则会伤了枝条,它跟人一样,做运动前要热身。”谢红江教授正耐心地给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林巴村村民讲授苹果树拉枝开角技术,6名藏族妇女听得入神,不时还用手比划两下。
谢红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博士学历,研究高原苹果栽培已有12年。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签订农牧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后的近3年里,谢教授带领的博士团队往返四川、西藏40多趟。如今在林巴村,一个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已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中等个头,朴素打扮,眸子里透出的神采穿过金丝眼镜更显深邃,46岁的谢红江温文尔雅,但当他和果农站在田间地头时,又是一副幽默风趣姿态,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在他嘴里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比喻,老百姓很快便领会其中奥秘。
“种苹果也要讲‘优生优育’,一棵树吸收的营养有限,一些没用的枝条要剪掉,多余的花、果也要摘除,减少营养消耗,把营养集中起来给长的好的花芽和枝干。就好比一个饼分给两个孩子吃总没有一人吃一个饼吸收的营养多……”谢红江形象生动地向果农解释疏枝及疏花、疏果原理。
谢红江告诉记者,林芝是块宝地,这里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天蓝水清、土壤无污染,具有种植有机苹果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林芝市米林县县长才旺尼玛说,县里有2.3万亩的苹果种植面积,但80%以上由于栽培管理粗放、技术普及率低、树体老化等原因,始终没有被“唤醒”。
针对苹果种植低效、低产、低质的问题,谢红江团队专门开出一剂“药方”——矮砧集约栽培,可以控制树冠大小,减少树体消耗,结果早,产量大,品质好。
左手拿着新品种“瑞阳”苹果,右手拿着20多年老树结下的苹果,一个红彤彤又大又脆甜,另一个青白色既小还酸,林巴村村民次旺拉姆不由感叹:“以前的苹果树一年也就结10来个果子,现在一棵树能结50多个,还好吃,差距太大了。”
拉枝整形、疏花疏果、施肥浇水、病虫预防……在谢红江团队手把手培训下,次旺拉姆和女儿很快就掌握了种植技术,看着亲手栽种的17棵苹果树结出硕果,母女俩心里的滋味别提多“甜”了。
“一年长树、二年试花、三年稳产、四年丰产”,高原苹果种植创造的纪录,比传统模式省肥50%、省劳力65%、节省土地55%,增产4倍左右。村里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佐证:房前屋后几棵树,百姓不愁盐和醋;房前屋后百棵树,一定成为万元户。
技术革新带来了种植模式的“蝶变”,让百姓收获不少实惠。土地流转获租金、果园务工挣工资、年底分红得收益,比起 “单打独斗”赚来的辛苦钱,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农民挣钱变得轻松许多,也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探索出了新路径。
“我把家里的26亩土地流转了出去,今年有26000多元,而且土地流转费一亩每年还增长50元。另外,我和女儿还在果园里打工,一人一天130元。丈夫可以不用操心家里,外出打工收入也不少。”次旺拉姆说。
米林县在2018年9月实现了整体脱贫,而对于羌纳乡林巴村、色沃村和娘龙村等5个村的69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在苹果示范园里打工挣钱、流转土地、年底分红,成了他们脱贫后稳定的增收渠道。2019年,脱贫后的69位村民通过在果园务工,工资收入达80余万元,等到2020年果园迎来稳产期,他们每人年底还能额外分红1000元;到2022年以后,苹果园进入丰产期,每人年底分红将达到2000元。
站在田埂旁,阵阵果香扑鼻,望着满园盛果,谢红江怡然自得。眼前的这片苹果园,不仅是川藏两农科院的专家耗费三年心血,在雪域高原上结下的科研硕果,也是当地百姓今后走向富裕、防止返贫的产业依靠。
谢红江走到一棵结满苹果的树下,摘下两个,在袖子上擦了擦,与记者一起品尝,并说道:“你尝这苹果多甜啊,将来把品牌打出去,绝对不愁卖,村民一年增收一两万元不成问题,这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