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首次调用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示空间,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个艺术种类,并将庭院打造为雕塑展区,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的经典之作,可谓规模巨大、名品荟萃。记者徜徉于精品美术作品中时,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建设、改革和复兴的辉煌历史,也深刻感受到在这一壮美画卷中,中国农民的浓墨重彩。
绘就壮美画卷,农民有重彩
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美术作为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艺术形象的方式进入接受者脑中,无须语言的转换而直接形成直观的观赏感受。
四个篇章具有连续性,在作品的选择上也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农民的主体性在此次展览中被充分体现出来。王迎春、杨力舟的《太行铁壁》中,军民站成铜墙铁壁,表现出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其中一个细节是画中间彭德怀将手臂搭在一位老农民的身上,充分体现出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蔡亮的《延安火炬》中,冲在前方的少年、吹唢呐的陕北老乡、抱着孩子的妇女一起高举毛主席头像和火炬,展露出中国农民迎接革命胜利的喜悦。展现农民生产场景的作品在此次展览中非常多。张桢麒的套色木刻版画《打麦场上》以鸟瞰式的构图呈现出的开阔的军垦农场上演出的场面。朱乃正的麻布油彩《金色的季节》中,青海两位藏族劳动妇女相向而立扬谷收获,既表现出农民丰收的喜悦,也突出了农民高大有力的形象。在第三篇章“团结奋斗:改革开放之路”的最前面,放的是王少伦的布面油画《1978年11月24日·小岗》,再现了1978年冬天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的场景,这也标志着农民的首创精神、农村的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图说伟大变迁,农民做主人
在四个篇章中,美术作品以其写实的手法、用造型艺术“讲述”了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当家作主、农村几经改革的壮阔历史。
“被犁头铲起的新土,闪闪发光,熟褐色的湿土,可可色的干土需经形象加工,使它们散发出难以形容的芳香。”这是董希文对自己创作的《千年土地翻了身》的解读。画中的农民以强劲有力的姿态表现出翻身的不只是千年土地,还有做了千年农奴的藏民。高潮创作的油画《走合作化道路》表现的是农民加入农村合作社时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小岗村一样“敢为天下先”的小井庄也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场景在漆晓勇创作的油画《破茧·小井庄生产队的包产到户》表现出来。到了80、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封治国的《春雷·1990——苏南乡镇企业大招工》以鲜活的人物造型描绘了热闹的乡企报名的场景。画面的时代特色鲜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被直接再现出来。从“破茧”到“惊雷”,表现出中国农村改革的长足动力。
工笔壮阔历史,农民有新貌
农民站“C位”,农民占多数,这是孙滋溪1963年创作的油画《天安门前》中的场景。此画画的是进京游览的人们在天安门前的留影,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再现了新中国工农兵、老中青团结和谐的场景,也从农民的取景中表现出农民的地位。徐匡、阿鸽的黑白木刻《主人》,画中藏民紧握铁镐、坚毅刚强,以饱满的构图表现出西藏和平解放时百万农奴翻身作主人的骄傲。其中最让记者动容的是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1955年)和罗中立的《父亲》。前者以中国画的形式勾勒出老农民赤脚蹲在地上捡麦穗的情形,一个画面定格出农民对土地和粮食深切的情感。后者是享誉世界的名画,以巨幅头像的尺寸、震撼人心的细节呈现出父亲沟壑纵横的皱纹、皴裂的手指和耳朵,表现出农民与土地相连的辛劳,耳朵上夹着的笔又表现出父亲作为新农民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