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业企业走出去要避开多少“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628
内容摘要:作为一家准备到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通常会最关心哪些问题?土地是否肥沃,阳光是否充足?市场是否成熟,仓储、物流是否体系完备,
 作为一家准备到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通常会最关心哪些问题?

土地是否肥沃,阳光是否充足?市场是否成熟,仓储、物流是否体系完备,或者当地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是否稳定?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除此之外,一些非传统因素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有的企业因为结算时汇率变动,一年两百多万美元的利润打了水漂;有的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翻译,导致信息传达失误,洽谈的项目出了问题;有的投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都非常齐备,却忽视了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沟通,存在一定的环保隐患,由此搁浅……

自从2006年国家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中国农业海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相关资本也面临更趋严格的劳工、环境等标准的挑战,农业海外投资进程中的ESG(环境、社会与管治)非传统风险已大大超过传统的PEST(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风险。

中国农业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要知道如何更有效地避开这些“坑”。

“遍地黄金”之外,还要看到更多风险

“农业的海外可持续投资为什么重要?”近日,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相关主题会议上,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冯勇指出,首先,这和农业项目的特点有关,我们农业项目周期很长,可能都是几十年为基础的。在这么长的周期内就面临着很大的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另外农业项目普遍涉及到一个国家和投资地区的民生问题,即农民群体的生计。所以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对当地民生、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据悉,现在中国已经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中国在海外投资农业不断增加,走出去的农业企业超过800多家。中国农业海外投资促进了区域内农业要素有序流动,农业资源高效配置,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了投资国与项目驻在国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发展。

但是中国涉农海外投资中也存在对国际投资准则和习俗管理了解不够、对投资国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不熟悉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不仅加大了投资风险,也给中国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地区在中国人看来投资遍地是黄金,但是我们更多要考虑到风险和调整。”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副所长聂凤英,同时担任国际农业战略研究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国际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她特别提到了“政治的风险”——“曾经有一本书《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2014年发生的120起走出去失败案例中(不只是农业),有17%是在运营过程中受东道国政治动荡、领导人更迭等影响。所以投资的国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特别是大的合作。”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投资所所长陈伟忠,深深感受到地方配套产业对农业开发的巨大影响。“有些地区土地资源非常好,而且价格也很低。去了以后经营了几年发现一个问题,运去的拖拉机、飞机一个零配件坏了在当地找不到配件,飞机也停了,拖拉机也停了……”

他还谈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有的项目投资地方的生态环境太好了,他们产出的粮食有1/3都被鸟给吃了,这也是当初始料未及的。

非传统因素凸显,带来新的发展挑战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振在针对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调研中发现,有一些企业“走出去”比较盲目,风险预案都没有做就出去了,最后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高鹏是黑龙江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谈及当初“走出去”的过程,他也深感:太缺乏经验。

当时看到当地的食品制造业不发达,非常缺乏工业化的食品,另外当地外国投资企业比较少,竞争力比较低,因此投资的时候一开始都非常好。但是运营过程中发现当地的员工工作不稳定,非常闲散,不像中国人那么勤劳,而且说不来就不来。国内员工如果要过去,面临很复杂繁琐的签证问题。还有就是气候问题。当地是海洋性气候,时常会有台风,而企业的库存建筑是临时性的,刮台风的时候受影响很大。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姜璐,过去四五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援助和投资研究,在她看来,农业企业走出去,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团队。“农业技术人才我们是不缺的,更缺的是一些懂得国际商务,有外语能力,能够解决具体各方面接洽问题的人才。”

她举例说:“比如说非洲,不仅是英语的问题,涉及到葡语、西语,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翻译并不重视。有企业跟我们说他们请的翻译很好,但是后来我从当地的官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根本听不懂翻译的表达。”

类似的很多非传统因素,正在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国家开发银行的尹燕飞博士提醒,农业企业一定要注意汇率挑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在南非投资的企业,在投资时他把人民币换成美金,美金又换成兰特,这个时候正好是人民币贬值最低点,所以他用最大量的人民币买进;当他投资成功把人民币买回来的时候,这个阶段又属于人民币升值,于是他用最多的美金换回最少的人民币。造成他一年两百万美金的利润全都亏在汇率风险里了。”

环保的压力对于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尹燕飞提到,有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会遇到一些阻碍。当地的NGO组织,由于环境和社会保护的原因把这个项目叫停了,“这就涉及到和当地规则及标准对接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走出去,需要遵循规则可持续推进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开展农业海外投资,提出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和北京惠农兴业农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了一本《中国农业海外可持续投资指引》,梳理出海外投资要遵循的坚持互利合作,坚持种族、宗教、性别平等,坚持信息公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等11个原则。

“走出去一定要遵循国际惯例,国际上对社区的参与是非常重视的。所以首先要遵循自由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北京惠农兴业农业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鸿研究员介绍了《指引》的相关内容,特别强调了“强化当地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

“我们在国内做很多事习惯从上而下,在国外是习惯于从下而上。”《指引》中特别提出,在没有获得当地社区或利益相关者对项目认同前,不要贸然和上一级管理部门签订官方文件。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租赁土地、大幅度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

沈鸿还建议,企业投资时除了对资源条件、社会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外,还需要重点关注相关国家的企业利润出境税负规定。一些国家虽然投资环境好、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市场机会大,但是企业利润出境税率高,其实也不适宜投资。

安徽丰原集团副总经理陈礼平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最关键就是寻找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一定要学会让当地有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帮助协调,这样有利于以后少走弯路,中国好多企业舍不得花这个钱。另外,还要在当地找一个熟悉的合作伙伴。”

针对企业投资中的汇率风险问题,尹燕飞建议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做一个掉期。也就是在即期外汇市场,买进或卖出一种货币的同时,在远期外汇市场卖出或买入同样数量的同种货币。

针对农业投资中的金融问题,她还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尽量减少境外囤田,源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有限制,另外也涉及到企业的资产抵押问题。第二,投资的时候尽可能使用人民币结算。

“农业走出去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不仅仅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农业企业,一定要站在整个行业对外投资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大的宏观环境下看整个农业走出去。”更多的人都在强调这一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业企业走出去要避开多少“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203/6799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