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沙漠里的“海水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7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81323
内容摘要: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如今的国人不需要再因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粮食产量逐渐攀升,农业经济不断提高,中国农民拥有强大的农

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如今的国人不需要再因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粮食产量逐渐攀升,农业经济不断提高,中国农民拥有强大的农业种植技术,现金的农产品种。国人温饱问题解决了,中国人又开始为提升国际粮产而努力。

阻碍农业生产主要的因素无非是自然条件的不适合,我国很多乡村也因为大面积的不适宜种植土地而迟迟不能脱贫致富。但是我国农业部的相关技术人员却用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我们看到,什么叫做技术改变命运。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专家用了数十年的研究,只为现代人类研究出更适合生长在一些恶劣环境的新型品种。

以桃源河为例,据了解这是青岛城阳上马街道的一条外流河,河水含盐量达3‰。上世纪60年代,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河水漫堤,海水倒灌,万亩良田变成盐碱地,自此荒芜。时隔半个多世纪,去年,这片“农业荒漠”变身“青岛城阳上马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海水稻”的问世。有了这种水稻,在沿海地区的农民不再需要担心盐碱地的“寸草不生”,新型的水稻品种依然可以生存,保障种植户的量产问题。

随着“海水稻”的推广,这也让让它在国际农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很多国家的沿海城市纷纷来华“取经”,大量引进中国的新型水稻。这其中就有迪拜。众所周知,迪拜是个沙漠与海洋交汇的国家,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了“海水稻”,迪拜的种植农业有了发展的机遇,迪拜农民再也不需要因为国家大量的盐碱地而发愁。

随着“海水稻”的研发,未来农业增产目标又将更上一层。按照袁隆平的计划,研发中心将在十年之内发展耐盐碱水稻一亿亩,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每年可以产300亿公斤粮食,养活8000万人口。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沙漠里的“海水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107/676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