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之一,广东省农科院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累计向全省选派1037名科技特派员,涵盖水稻、果树、蔬菜、作物、茶叶、畜牧、水产、植保、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土肥、质量安全、信息化等各个领域。多年来,广东省农科院特派员的足迹踏遍了南粤大地的田间陌野,下乡进村、到场入户,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科技兴农富民之花。
科技支撑驱动产业兴旺
在广东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科技特派员的身影随处可见。根据不同地方的农业科技需求,广东省农科院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特派员以地方共性瓶颈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集成技术有效推广应用,以“科技特派团”的形式带技术、带项目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板栗产业园内,正迎来今年板栗的丰收季节。虽然今年雨水多,对板栗产量有所影响,但是板栗的品质却好了不少,价格也较往年高了许多。究其原因,近年来在广东省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当地的多数农民都学会了适时修剪、科学嫁接、绿色防控等栽培管理技术,板栗品质显著提高。
“农科院的专家长期驻点在河源的就有20多人,每年下乡的流动人员也有400多人次。科技人员不仅把技术带下来,也把资金带下来,这几年平均每年带下来的工作经费都有300万元以上。”广东省农科院东源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宫晓波表示。
2018年以来,广东省财政安排了50亿元扶持粤东西北地区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农科院组成的科技特派团,成了这些产业园科技创新背后的智囊团。除了前期为地方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制订实施方案时出谋划策以外,科技特派团采用“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科技服务模式,与91个产业园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累计开展科研攻关70项,集成技术推广100项,科技成果转化57项,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产业兴旺的关键节点上,广东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团用科技增量激活了存量,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科技新动能。
智慧下沉带动农户脱贫
“您有段时间没过来了,什么时候过来啊?”每隔一段时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任国彬就会接到科技扶贫对接帮扶村的电话。带领专家深入农村,指导农民生产种植,是任国彬近年来的日常工作之一。
2018年,广东省农科院精心遴选出79个特派员项目立项,组织400多名专家直接对接全省236个省定贫困村,为超过2500户以上贫困户提供服务。
梅州市大坪镇兰亭村是任国彬的对接帮扶点。自2018年对口帮扶以来,任国彬多次邀请广东省农科院相关专家团队深入兰亭村,对村子发展食用菌产业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帮扶。由于兰亭村属于劳动力不足、大量田地被荒废的空心村,任国彬建议该村引入专业合作社解决产销问题,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脱贫方案的实施需要劳动力来完成,因此必须深入了解每个村庄的发展条件,尤其是劳动力现状。”任国彬表示。为此,深入基层,找到最接地气、最合适每个村庄的发展方式,成为任国彬科技扶贫工作的信条之一。与农民零距离的接触,既让农民了解科技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又知道遇到问题后如何联系寻找专家。
2018年以来,像任国彬这样的400多名科技特派员走进了广东200多个贫困村,他们采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团队与个体相结合,深入基层,通过结对帮扶、共同研发、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途径,从生产理念、产业信息、主导品种、关键技术等方面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在促进农民致富、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发挥着特派员的智慧和专长。
分类培养激发科研动力
为了让科技特派员更加契合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需求,广东省农科院为科技特派员全面成长制订并实施一系列培养计划。一方面,筛选有一定工作经历和较好科技成就的科技人员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和推广项目,增加安排科研经费、岗位津贴和输送出国培养,对高水平人才进行提质培养。另一方面,在年轻科技人员中筛选一部分承担院定的40个科技项目,每项提供15万元经费支持,推动年轻科技人员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科技特派员。
广东省农科院还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根据自身能力分别参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以每年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支持,培育并促进一批特派员成为科技水平高、协作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各层次科技特派员“领头羊”。
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整合的助力下,广东乡村振兴战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特派员专家,他们成为了活跃在广东农业大地上的科技推广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