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桐乡:赋予秸秆更多绿色使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33
内容摘要: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卫兴察看水稻长势。浙江嘉兴桐乡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2014年以来每年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卫兴察看水稻长势。

浙江嘉兴桐乡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2014年以来每年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更让全世界认识了这座美丽的生态小城。近年,桐乡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紧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综合利用模式、完善收集贮运体系,全面禁止秸秆焚烧,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2018年,桐乡农作物种植面积39.5万亩,秸秆产量22万吨左右。通过重点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翻耕还田、“稻秆-双孢蘑菇-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

粉碎还田?基料养菇?条条大路通罗马

农业大镇石门镇,地处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耕地1.3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1万吨左右。过去农村家家烧土灶,秸秆大多用于炊事柴火。随着农村普及液化气,秸秆当作柴火的量越来越少。就这样,海量的秸秆让理事长张卫兴犯了难,他思忖着得为秸秆找个好归宿。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在乌镇成功召开,我们种的晚稻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嘉兴市颁布了《嘉兴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桐乡市出台系列政策给予秸秆综合利用财政支持,给我们利用好秸秆打下了思想和物质基础。”张卫兴介绍,近几年在桐乡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的秸秆综合利用日趋成熟。

合作社通过两种方式将秸秆变废为宝。一是粉碎翻耕还田。二是捡拾打捆后,出售给蘑菇生产企业作为基料生产双孢蘑菇,收获双孢蘑菇后留下的菌渣再作肥料还田。“目前,我们合作社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100%。”张卫兴高兴地说。

氮素不足?水稻黄苗?秸秆还田有诀窍

为适应水稻生产机械化需要,桐乡市水稻采用高秆型高产优质品种,秸秆量随着水稻单产提高而增加。秸秆科学还田,按需给土壤“吃”秸秆,成为桐乡市一直潜心探索的模式。

抓住水稻收割这个秸秆还田的最佳时机,他们采用装备秸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水稻切割喂入、脱粒清选、收集装箱、秸秆粉碎抛撒等作业。秸秆切碎长度5—10厘米,均匀撒铺田面,用施肥机将碳酸氢铵按水稻秸秆每亩配施30—40公斤比例,均匀抛撒于田,再使用70匹马力以上大功率拖拉机旋耕,将秸秆和肥料混埋于土中,随后播种冬小麦。或者,在冬闲田上种植紫云英,待春耕时灌水耕耙种植水稻。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朱玉祥介绍:“秸秆直接还田2—3年后,配施常规肥,水稻分蘖、小麦出苗率正常。同时,土壤肥力提高。”

桐乡市秸秆还田也曾遇困难,田间实践发现,秸秆持续还田会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微生物为了分解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为此,农业农村部门会要求在作物种植前按需补充氮肥,生长中后期则根据叶色适量追肥,并且改变原来的持续还田模式,采用隔年还田以缓解土壤氮素减少问题。此外,秸秆腐熟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稻根系发黄、变黑,形成僵苗、黄苗、死苗等现象。他们通过间歇性换水、及时排水、透水等综合技术措施,使水稻田保持脱水状态,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水稻根系的毒害。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成效是明显的,据浙江省土壤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2018年秸秆直接还田地块每公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27.3克,比还田技术实施前提升2.7克,速效钾和土壤腐殖质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壤容重从原先的1.28克/立方厘米降至1.19克/立方厘米,土壤孔隙度及通透性改善明显,蓄水保墒降渍能力增强。水稻亩均增产5.2%,小麦亩均增产4.7%。

2017年,桐乡市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模式被原农业部作为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推介。目前,桐乡市对辖区内实施秸秆还田的散户和规模大户分别按照60元/亩、20元/亩的标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桐乡:赋予秸秆更多绿色使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101/6759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