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转型发展六畜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290
内容摘要:养牛为耕田、养羊为过年、养鸡为换盐,得了鸡瘟一死一大片。新中国成立初期,位于黄土高坡上的西北小县甘肃省康乐县畜牧业生产被
 “养牛为耕田、养羊为过年、养鸡为换盐,得了鸡瘟一死一大片。”新中国成立初期,位于黄土高坡上的西北小县甘肃省康乐县畜牧业生产被当作“家庭副业”,限制了农民发展的养殖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康乐县的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良种化程度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难题;2005年,康乐县把草食畜牧业作为“一号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意见,催生了一批畜牧养殖加工企业;2013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如春风吹遍康乐县,康乐县探索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康乐县畜牧业的发展脉络,是我国畜牧业70年发展的一瞥。从“吃肉等过年”到“猪粮安天下”。70年沧桑巨变,我国畜牧业由小变大、由弱渐强,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产品供应从严重匮乏到供应充足,满足了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迈过了“不够吃”这道坎

和林格尔县西沟门供销社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数不多的、尚在经营的一家供销社,有着近60年的历史,年近七旬的王来喜在这里干了一辈子。他回忆,在计划经济时期,因为商品奇缺,他常常要步行50多公里把收购来的生猪赶至当时的呼和浩特市西口子食品公司去屠宰,屠宰以后,猪肉才能分到基层供销社来销售,一来一回要走4天的时间。

“过去肉供应比较紧张,猪肉7毛钱一斤,但大家去买肉却专挑膘肥瘦肉少的部分,因为要用肥肉炼荤油,猪油当时最贵,要卖到一块四毛钱一斤。”王来喜说,一人一年吃不到一斤肉,攒着肉票过年打牙祭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经历了恢复和发展期、曲折和缓慢发展期、改革起步期、全面快速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发展方式转变期、高质量发展期等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我国制定了“以粮为纲”的发展路线,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同时,执行保护与奖励繁殖耕畜、家畜的政策,为粮食生产提供畜力和肥料,为人们提供肉食来源,畜牧生产逐步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末,养畜禽成为家家户户农民的副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畜禽养殖以集体饲养和农户饲养为主,只有极少量的国营大牧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养殖领域开始出现专业户和重点户。

在粮食连续丰产的带动下,养殖业也发展迅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市场化,国家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完全放开猪肉、蛋、禽和牛奶等畜产品价格,肉蛋奶副食品凭票供应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畜牧业生产潜力和活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加上这一时期畜产品需求旺盛、粮食增产和饲料工业的大发展,畜产品产量增速之快前所未有。

上世纪90年代,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始出现,扭转了畜产品短缺的局面,实现了畜产品供求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畜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的地位。

90年代中后期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着力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行扶持,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规模养殖取代传统的小农户分散养殖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肉蛋奶生产供应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1952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仅为339万吨;1990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285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肉类产量增加到6523万吨,比1952年增长18.3倍,年均增长4.6%;

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国禽蛋产量达3128万吨,比198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6.9%;

2018年,全国牛奶产量3075万吨,比1980年增长25.9倍,年均增长9.1%;

目前,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达到62.11公斤、22.2公斤和26.4公斤,肉类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走向由大变强的升级之路

吉林白山抚松精气神养殖基地山黑猪猪舍中,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农业级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设施正在有序运行。通过上述设备,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正在农业领域施展拳脚。

作为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业产业部门,畜牧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走在创新变革的前列。从粗放养殖、注重数量、保障供给安全,到精细养殖、注重质量、产品结构调整,我国畜牧业正在加速升级。

在上个世纪的畜牧业发展中,配合饲料、畜禽良种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02年,我国“畜禽水产养殖技术”被中国工程院评为与“两弹一星”相提并论的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随着商品猪和商品鸡配套技术、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良种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众多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畜牧业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中科技推广最有成效的产业。目前,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已超过50%,为我国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末,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家禽规模化存栏占比达到73.9%,畜牧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比超过47%;

生猪出栏周期降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半左右,出栏率是1980年的2倍多;

奶牛平均单产从1吨多提高到7.5吨,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质量安全更加可控;

全混合日粮饲喂在牛羊生产中逐步普及,生猪和蛋鸡的饲料转化率提高了20%-30%,白羽肉鸡饲料转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年产百万吨以上饲料的企业达到35家,产量占全国的62%。一批叫得响的饲料品牌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设厂上百个;

成功消灭了牛瘟、牛肺疫,基本消灭了马鼻疽、马传贫,有效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畜禽死亡率显著下降;

“吃饱”问题解决后,“吃好”成为新追求。“瘦肉精”整治、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修订、饲料禁用抗生素……通过“产”“管”结合、综合施策,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实现了稳定向好的基本目标。

顺应“生态绿色”发展新要求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家庭农场主李春风养了10年猪,2018年,他们夫妻俩除了种植430亩水稻,还代养育肥了1580头猪。

“松江区有91个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在我看来,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是都市循环农业的最好模式,对松江农业有百利而无一害。”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文说,松江区是黄浦江水源保护地,区内畜牧业经受了上海市第二轮三年环保行动和美丽乡村行动的检验,至今仍保留15万头生猪出栏能力。

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绿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形成。

目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70%,到2020年,全国586个畜牧大县有望实现全面治理,畜禽废弃物处理专业化组织和产业化模式大量涌现,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在东北冷凉、北方农牧交错、西北风沙干旱等地区,粮改饲面积超过1330万亩,节料、节地、节水的草食畜牧业正加快发展;

在长三角等南方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的问题得到纾解;

畜牧业生产逐渐向适宜生产区域集中,逐步构建形成了具有区域性、辐射性的生猪、肉牛、肉羊、禽肉、禽蛋和奶牛等六大产业带,畜产品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绿色发展,六畜兴旺。201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6%,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3万亿元。2017年,农村居民从事畜牧业人均净收入为586元,占人均经营净收入的比重为11.7%,牧区县的相应比重高达60%以上,畜牧业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产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转型发展六畜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011/6722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